铁冶所大使
官名。明洪武七年(公元1374年)初置铁冶所,共十三所,分属于所在府州,每所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初时大使秩正八品,副使秩正九品,后均改为未入流。清代不设。
官名。明洪武七年(公元1374年)初置铁冶所,共十三所,分属于所在府州,每所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初时大使秩正八品,副使秩正九品,后均改为未入流。清代不设。
官名。唐朝宗正寺置,一人,掌官修氏族谱牒和皇室宗谱,亦称修图谱官。官名。唐宗正寺所属有知图谱官与修玉牒官,前者掌纂修王族的族谱、图谱,员额一人;后者掌纂修王族的玉牒,员额一人。关于所纂牒、谱、图、籍的
官名。冬至祭天谓之郊,夏至祭地谓之社。隋始置郊社署,属太常寺。有令及丞,属官有门仆、斋郎、典瑞。唐于两京各置郊社署,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,祠祀祈祷之礼。有丞,属官有府、史、典事、掌固、门仆之职,又有斋
即大宗正府大断事官,又译为大宗正也可札鲁火赤,大宗正府札鲁忽赤之长。
春秋诸侯夫人的代称。《谷梁传·桓公十四年》: “甸粟而纳之三宫。”范宁注: “三宫,三夫人也。”1、指天子、太后、皇后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自贡献宗庙三宫,犹不至此。”注:“师古曰:三宫,天子、太后、
商朝所置教育机构。相当于周朝的“太学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殷人养国老于右学。”郑玄注: “右学为大学,在王城西郊。”
官署名。北宋开封府及陪都河南府、应天府、大名府皆置,分左、右两院,设左、右军巡使,左、右军巡判官为正副长官,掌治安及刑狱审讯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京城斗争及推鞫之事等;见《宋史·职官六·开封府》。
官署名。北宋置于西京 (今河南洛阳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
清制,中央六部、都察院,以及外省督、抚之文书,可盖紫色印信,故称紫花印。
官名。明清僧录司之官员。分掌天下释教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,一人,从六品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)定设一人,亦为从六品。循例升补右善世,缺出由右阐教升补。
(1) 晋以骠骑、车骑、卫诸将军,抚军、都护、中军、四征、四镇、龙骧、典军、上军、辅国诸大将军,左右光禄大夫、光禄大夫开府者皆位为从公,秩一品(不开府者均为二品),均属临时设置,为优礼大臣的虚号(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