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政委员会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。依照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公布的《财政委员会组织大纲》规定,“国民政府为审查国库各项收支,实行财政公开起见,设立财政委员会。”其职权为整理财政,审查军政各费的概算,稽核公债的发行,收支数目的考核及公布。设委员长一人,以行政院院长充任,委员二十六至三十人,以政府人员及金融界工商业经济学者暨有经验之专家充任。委员会中设秘书处为办事机构。本会定每两星期开会一次,由委员长召集,每届开会时财政部应将前两星期收支款项开单报告本会审查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。依照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公布的《财政委员会组织大纲》规定,“国民政府为审查国库各项收支,实行财政公开起见,设立财政委员会。”其职权为整理财政,审查军政各费的概算,稽核公债的发行,收支数目的考核及公布。设委员长一人,以行政院院长充任,委员二十六至三十人,以政府人员及金融界工商业经济学者暨有经验之专家充任。委员会中设秘书处为办事机构。本会定每两星期开会一次,由委员长召集,每届开会时财政部应将前两星期收支款项开单报告本会审查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司会中大夫属官。正一命。
官署名。民国置,省行政机构之一,掌管全省的财政、税收、省库出纳、省公产的管理、省公债的募集偿还等,设厅长一人,总理厅务。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二月十三日发布《省官制》后,取消省行
官名。见“茶上人”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为馆职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哲宗元祐元年(1086)复置,为正六品贴职。徽宗政和六年(1116),改为右文殿修撰。
①奉命出使的官员。②宋朝对部分低级武阶官的称谓。北宋前期,皇城使至殿侍为使臣,供备库副使以上为大使臣,内殿承制以下为小使臣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武臣官名后,武功大夫至修武郎为大使臣,从义郎至承
殷朝工官合称。《殷虚文字丙编》第五四片:“乙未,酒,多工率口遣。
官名。突厥别部典兵者。《新唐书·太宗诸子常山王承乾传》:“又好突厥言及所服”,“曰:‘使我有天下,将数万骑到金城,然后解发,委身思摩,当一设,顾不快邪!’”
武官名。金元时兵马司的正副主官,见“兵马司”。
郡纲纪吏。隋炀帝时置,见郡“西曹掾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统领积庆宫所属丁户之事。积庆宫共有提辖司四处,为南京、西京、奉圣州、平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