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诸子

诸子
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管理。掌其戒令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诸子,下大夫二人,中士四人,府二人,史二人,胥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国子之倅,掌其戒令与其教治。辨其等,正其位。国有大事,则帅国子而致于太子、唯所用之。若有兵甲之事,则授之车甲,合其卒伍,置其有司,以军法治之。司马弗正,凡国正弗及。大祭祀、正六牲之体。凡乐事,正舞位,授舞器。大丧,正群子之服位。会同、宾客、作群子从。凡国之政事,国子存游倅,使之修德学道。春合诸学,秋合诸射,以考其艺而进退之”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管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戒令、教治、等级、朝位等。《周礼·夏官·诸子》:“诸子掌国子之倅,掌其戒令,与其教治,辨其等,正其位。国有大事,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,惟所用之。若有甲兵之事,则授之车甲,合其卒伍,置其有司,以军法治之,司马弗正,凡国正弗及。大祭祀,正六牲之体;凡乐事,正舞位,授舞器。大丧,正群子之服位;会同宾客,作群子从。凡国之政事,国子存游倅,使之修德学道,春合诸学,秋合诸射,以考其艺而进退之。”注:“国子,谓诸侯卿大夫士之子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冶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掌铁器的冶炼,下设冶工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锦衣卫都督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锦衣卫长官。《明史·职官五·锦衣卫》:“锦衣卫,掌侍卫、缉捕,刑狱之事,恒以勋戚都督领之。”参看“锦衣卫”条。

  • 司盐监丞

    官名,三国魏置,为司盐都尉的属吏,掌盐务,八品。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:“魏官置九品……第八品……司盐、司竹监丞。”

  • 右阐教

    官名。明清僧录司之官员。分掌天下释教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设,一人,从六品。清康熙十三年 (1674)定设一人,亦为从六品,依例升迁左阐教,缺出由左讲经升补。

  • 廉察使

    ①使职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左、右肃政台每年秋季所发之使,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废。②金朝主管廉访检察的官员。地方官员上告冤狱等事,多由朝廷派遣廉察使处理。

  • 单于台

    官署名。十六国汉,前赵置。管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事务,以大单于为长官,属官亦任用少数民族酋豪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“(刘曜)置单于台于渭城,拜(子刘胤)大单于,置左,右贤王己下,皆以胡、羯、鲜卑、氐、

  • 主爵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属吏部,唐改称“司封司”,见该条。

  • 知通进银台司

    官名。宋代设置,为通进银台司的主官,见“通进银台司”。

  • 都大提举(点)坑冶司

    官署名。宋设此署,掌管收山泽所产冶矿铸钱等。后又加“都大”二字。参看《宋史·职官七·提举坑冶司》和“提举坑冶司”条。

  • 宗姬

    即郡主。宋代诸王的女儿本称郡主,徽宗政和三年,从蔡京之请,改公主号叫帝姬,改郡主号叫宗姬,改县主号叫族姬。南渡后废。见《宋史·礼志十八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