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文书名。下行文。初意为上告于下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 “诏相王之大礼。”秦统一天下,始定天子称皇帝,其令为诏。此后,即作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。后世皆因之。亦称“诏书”、“诏旨“、“诏命”等。宋朝赐待制、大卿、大监、中大夫、观察使等五品以上官用诏书,由翰林学士院锁院起草,采用四六句文体。明朝之诏书,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画,以下之诸司。清朝皇帝在遇有“大政事布告臣民,垂示彝宪”时使用诏书,如即位、亲政、上尊号等,均应诏告天下。皇帝临终也有遗诏。例由内阁撰拟,钤用“皇帝之宝”。其刊刻颁行全国称 “誊黄”。②南诏称王为诏。《旧唐书·南蛮传》: 南诏“谓王为诏”,“其先渠帅有六,自号六诏”,唐玄宗开元 (713—741)间,“六诏合为一诏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详定副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评定使司副主官。见“详定使司”。

  • 黄阁

    汉朝丞相或三公处理政事之处。因官署避用朱门,厅门涂成黄色,故名。北朝齐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,其府三门,当中门黄阁。南朝陈三公开黄阁,听事寝堂,置鸱尾。故黄阁亦作为三公代称。1、黄阁,也作“黄閤”。指

  • 同佥太禧宗禋院事

    官名。元于太禧宗禋院置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人,为太禧宗禋院的佐官。

  • 司门第巴

    唐古特官,清设于前藏,为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三人,其职掌为管理门户。

  • 门下功曹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国佐吏,为曹掾史之一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郡》:“皆置诸曹掾史。本注曰:诸曹略如公府曹,无东西曹。有功曹史,主选署功劳。”《后汉书·舆服上》:“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,置门下五吏,贼

  • 黑盐井盐课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治所在云南楚雄府(今属云南),掌黑盐井食盐生产、税课、运销之政。设提举一人,从五品,同提举一人,从六品,副提举无定员,从七品,及各盐课司、各盐仓大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荆襄等处田赋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五品,隶隆禧总管府,掌荆襄等地南镇国寺田产。置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
  • 僚佐

    长官下属的佐助官员,也写作“寮佐”。如汉朝的掾史属、佐史、从事等;唐宋时期的录事参军,判官、推官、主簿以下的属员皆是。

  • 河南司郎中

    官名。即“河南清吏司郎中”。

  • 卑奴母离

    官名,汉时东海中对马国、奴国、不弥国等置,为副长官。类似中国的副宰相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东南至奴国百里,官曰兕马觚,副曰卑奴母离……东行至不弥国百里,官曰多模,副曰卑奴母离。”参看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