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航空署

航空署

官署名。民国置,属军政部,掌国航空事项;置署长一人,掌管全署事务,监督所辖各机关学校,副署长一人辅之。下设文书、管理、军务、航务、教育、机械等科,分司职掌。


官署名。(1) 北洋政府国务院所属有航空事务处,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改称航空署, 以督办为长官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七月军政府成立时并入军事部,主官改称署长,以军事次长一人兼任,署内分设事务厅及机械、管理两司。事务厅不设厅长,分科办事;各司设司长、乡事、秘书、司副官、科长、科员、技正、技士等员。参见“航空署督办”。(2) 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军政部。依照民国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《军政部航空署条例》规定,设署长、副署长各一人,职掌为管理全国航空事项。署内分设六科:文书科,掌机密文电的拟稿,典守印信及文电的收发保管; 管理科, 掌交际、内务、军纪、风纪及庶务,预算、决算、金钱出纳及材料的购办保管;军务科,掌各种章制、法令、条例的拟订、审核,水陆飞机队、气艇队,气球队的运用, 计划兵器材料的整理、分配、补充,调查及考查各国军备及空中攻防计划,地面作战队的训练、调遣、禁航区域的规划,空中照像制图及航空军用地图的绘制,考绩及任免、升降、调补、恤赏; 航务科, 掌空中运输、航空宣传, 航空交通及一切航空计划; 教育科,掌训练航空人员的计划及考试留学,航空学术的改良及航空学校的设施及教育计划;机械科,掌航空器的发明、改良、设计、制图、制造、修理,航空器通航及航空材料的检验,航空军械的保管。各科设科长,掌理本科一切事务。航空署因事务上之必要,得设各种委员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国食官长丞

    官名。西汉于王国置食官长,《汉书·文三王传》记梁平襄王有食官长,为王国主膳食之官。南朝宋齐梁陈沿置。北齐皇子王国与诸王国亦置食官长。隋于诸王府置食官长及丞各一人,唐沿置于亲王府,长正九品下,丞从九品下

  • 司功

    ①官名。春秋晋国置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孔颖达疏引《世本》:“伯生司徒公,公生曲沃正少襄,襄生司功大伯,伯生候季子。”王谟辑《世本》:“司功氏,晋大夫司功景子士焉佗,因官氏焉。②官署名。隋文帝开皇三年

  • 节度推官

    官名。唐末、五代为藩镇幕职官,多由藩镇自辟置。宋朝改由朝廷除授,选士人充任,用为选人阶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定为从八品。徽宗崇宁二年 (1103)重定选人阶官,换文林郎。

  • 疆吏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鲁国等置。负责边疆守卫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七年》: “于是齐人侵鲁疆,疆吏来告。”参见“封疆大吏”。官名。1、守疆的官吏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七年》:“齐人侵鲁疆,疆吏来告。”2、明、清称督、抚为疆

  • 儒学教谕

    学官名。明清两朝的县学都设教谕一官,掌教诲训迪所属学校学生。见《明史·职四·儒学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儒学》。

  • 上开府仪同三司

    勋官号。北周武帝建德五年(576)刘雄从皇太子征吐谷浑有功,加上开府仪同三司,为八命。隋朝置为从三品散实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初复置,高祖武德七年(624)改名上轻车都尉,为正四品勋官。勋官

  • 京兆尹

    官名。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之一。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改右内史置,职掌如郡太守。其地属京畿,为“三辅“之一,故不称郡。因治京师,又得参与朝政,故又有中央官性质。秩中二千石 (一说秩二千石),地位

  • 近畿陆军督练公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训练近畿陆军之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 (1908) 设。掌督率训练新陆军第一、三、五、六镇。置专司训练近畿陆军各镇事宜大臣一人,督办大臣一人,帮办大臣一人并参议官等。下设兵备处、参谋处、

  • 兵马都统府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军事机构,统领军马,镇戍一方。太宗天会元年 (1123),以袭辽天祚帝立西南、西北两路都统府。三年,更为元帅府。海陵王正隆 (1156—1161) 末,复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。世宗大定五年

  • 皇木厂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工部所属之机构,顺治(1644—1661) 初定通州、张家湾各设木厂一,差笔帖式二人管理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通州木厂归通惠河分司管理。张家湾木厂由工部派满司官一人管理。四十年(1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