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盛京内务府

盛京内务府

官署名。清朝设于陪都盛京之内务府。掌理盛京陵园及祭祀等项事务,并掌本府职官升迁调补,生死逃亡之事。顺治元年(1644)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,由一人掌关防,下设司库、催总、笔帖式各官,办理所属事务。康熙十七年(1678)设总管一人,统摄府事,直接对皇帝负责,由盛京将军充任。分置广储、会计、掌仪、都虞、营造五司及文溯阁、三旗织造库、黑牛馆、乳牛馆、内关防处等机构。下设主事、委署主事、笔帖式、司库、库使、内管领、骁骑校等七十余员,分办各项府务。光绪三十年(1904)省主事各官。


官署名。清代定都北京以后,盛京仍设内务府,顺治初年,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,管理所属事务。乾隆十七年(公元1752年)设盛京内务府总管一人,由盛京将军兼任;下设广诸、会计、掌仪、都虞、营造五司及文溯阁(藏四库全书)、三旗织造库、黑牛馆、乳牛馆、内管领处等机构。在总管大臣及佐领之下,设主事、委署主事、笔帖式、司库、库使、催长、厩长、内管领、仓长、骁骑校、领催等员,分领诸务。有关盛京陵园及各项事务,均直接奏报皇帝,本府职官的任免须咨报在京的内务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站都统领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掌驿站。设于世祖至元七年(1270),设官六员。十三年,改通政院。

  • 汤官丞

    官名。秦及西汉属少府,为汤官令副职。东汉沿置,隶少府所属太官令,员一人,秩三百石,主酒。官名,两汉皆置,为少府属官,西汉为令之副,掌酒。东汉省令,只置丞,且并入太官,属太官令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

  • 工程局

   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,即工务部。见该条。

  • 官员在职务上犯罪的刑事处分

    《尚书·吕刑》指出当时(西周时)主审案件的刑官,可能出现五种偏差:“惟官、惟反、惟内、惟货、惟来。”即依仗自己权势随意处理,或乘机和报恩怨,或暗中受到权势者的牵制,或乘机敲榨勒索,或贪赃枉法。若审判官

  • 知临安府事

    官名。南宋置,见“临安府尹”。

  • 文书名。① 军中文书统称。凡征召、罪责、晓慰等皆用之。② 朝廷有大征讨,为申明出师之名,晓谕将士奋力诛讨而颁布的文告。

  • 缙云氏

    黄帝时官名。黄帝以云名官,夏官为缙云氏。详见“缙云”条。黄帝的另一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
  • 捉贼使

    官名。宋朝发兵征讨时或置,为临时军事统帅。

  • 牸羊都尉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 从九品上。 参见“牸羊局”。

  • 六典

    ① 周朝六种治国法典合称。即治典、教典、礼典、政典、刑典、事典。属冢宰、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六官分掌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掌建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国。一曰治典,以经邦国,以治官府,以纪万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