猛毅将军
见“十猛将军”。
见“十猛将军”。
即“横帐常袞”。官名。辽置,即横帐常衮。见“大横帐常衮司”。
吏名。北宋三司、开封府、殿前司、马步军司皆置。隶三司者,任满五年,授三班奉职;隶开封府者,任满七年,授三班奉职;隶殿前司者,任满三年,授三班奉职;隶马步军司者,任满三年,授三班借职。南宋时,御史台亦置
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公室财物。《左传·文公十四年》:“公子商人骤施于图。而多聚士,尽其家,贷于公有司以继之”。杨伯峻注:“公有司为一词,谓掌公室之财物者。”
官名。即县啬夫。县令别称。战国秦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司空律》: “所弗问而久系之,大啬夫、丞及官啬夫有罪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官名。秦置,为县的行政长官,即“县啬夫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。
官名。元置,属典瑞院,秩正五品,员额二人,掌理典瑞院内部事务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文类科目。天宝十三年(公元754年)诏举,杨绾及第。
对皇帝的尊称。《后汉书·班彪列传下》:“是时圣上固已垂精游神,包举艺文,屡访群儒,谕咨故老。”皇帝的称谓。《晋书·周浚传》附周馥上书:“虽圣上神聪,元辅贤明,……未若相土迁宅,以享久祚。”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四方诸侯狱讼,兼掌迎送宾客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讶士,中士八人,府四人,史八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”,“掌四方之狱讼,谕罪刑于邦国。凡四方之有治于士者造焉。四方有
官名。即公车令。官署名。北齐设置,属卫尉寺。掌尚书所不理,有枉屈,经判奏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