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海军处

海军处

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,为*海军部之前身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同时将练兵处军学司水师科及工部船政事宜併入。掌全国海军政务,凡厘定章制,考究教育,节制海军人员,监督造械,任补黜陟官员,皆由该处详酌,呈陆军部堂官核定奏咨办理。设正使、副使各一员,管理全处事务。初辖机要、运筹、船政三司。三十四年,以该处为兴立海军之基础,改辖海政、船政、筹备、储蓄、医务、法务六司及主计处。宣统元年(1909)改为*筹办海军事务处。

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置,附设于陆军部内,以作为成立海军部的基础。设正副使各一人,为处的正副主官,下设承发官二人,录事二人,以经办文牍、庶务等事。处内分设机要、船政、运筹三司,每司置司长、副官各一人,下设科长、科员、考工官、艺师、艺士等员。次年改设海政、船政、筹备、储蓄、医务、法务六司。旋又设主计处,设计长、副计长各一人。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改为筹办海军事务处。参见“海军部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纹锦总院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掌织诸王百官所用缎匹。其官有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人部承务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置民部员外郎,为侍郎的副职。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,增郎的员额为二人,又改民部郎为人部郎,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,另置承务郎一人,掌同员外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20年)改为民部

  • 南面林牙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,翰林院官员,在南面都林牙下。多以契丹人为之。官名。辽置,属翰林院。疑为契丹人充任翰林学士的特称。

  • 守农令

    官名,汉置,为西北地区的田官。《居延汉简》:“丞富官斥候属守农令。”

  • 都大提举茶马

    官名。皇帝待派的财务专员,为都大提举茶马司长官,主管茶马之事。参看“茶马司”条。

  • 骑案

    官署名。① 北宋前期宣徽院所属机构。掌赐群臣史书,诸司使至崇班、内侍供奉官、诸司工匠兵卒之名籍,以及三班使臣以下迁补、假故、鞫劾之事。由都勾押官、勾押官等吏人分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

  • 官秩

    官禄等级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“遂复三人官秩如故。”官职和俸禄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遂复三人官秩如故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“百官则将齐其制度,重其官秩。”

  • 僮仆都尉

    匈奴官名。属西边日逐王,置于焉耆、危湏、尉黎间,掌诸国赋税。匈奴视诸国为僮仆,故名。汉宣帝神爵二年(前60),日逐王降汉,使郑吉为西域都护,并护南北两道,僮仆都尉由此罢。官名,汉时匈奴置,掌领西域,征

  • 候选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京官郎中以下,外官道员以下,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,以及原官因故开缺,依例起复者,均赴吏部报到,听候选用,称为候选。选定后,赴各该指定处所候补。清制,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的官吏,凡由

  • 宁国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袁绍置,为统兵武职。张郃自校尉迁此。官名,东汉末年袁绍置,掌领兵征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郃传》:“(公孙)瓒破,郃功多,迁宁国中郎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