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江南诸道行御史台

江南诸道行御史台

官署名。元朝监察机构。简称南台。御史台分司机构。秩从一品。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设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。后迁于杭州、江州等地。二十九年二月,定台址于建康 (今江苏南京)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定名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统江南十道监司。置御史大夫一员,从一品; 御史中丞二员,正二品; 侍御史二员,从二品;治书侍御史二员,正三品。下辖察院,秩正七品,设监察御史二十八员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为御史台的分司机构,简称南台,设官品秩同内台,世祖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 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,旋迁杭州, 又迁江州。二十三年(公元1286年)迁于建康, 以监临东南诸省,统制诸道肃政廉访使而受内台的节制。大德元年(公元1297年)定制,称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以监江浙、江西、湖广三省,统江东、江西、浙东、浙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海南十道。设大夫一人,中丞、侍御史、治书侍御史各二人。直辖机构有察院,品秩同内察院,设监察御史二十八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理欠司

    见“三司都理欠司”。

  • 和声署署丞

    官名。清朝乐部和声署之副长官。佐署正掌署事。乾隆七年(1742)设,满、汉各一人,以礼部、内务府司官选充。并以侍从、待诏为加衔。

  • 尚膳大夫

    散官名号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,以授光禄司卿中庖人出身者。三十年改司为寺,官制仍旧。

  • 郡车曹

    郡分职诸曹之一。晋置,《金石录》二○《彭祈碑阴》有车曹史,可能是掌管郡内车辆之事。

  • 交折

    清朝军机处术语。军机处将下发之奏折抄录副本后,由值班章京将本日所接各直省原折各归原函,缴还内奏事处,以便分别退还原具奏之人,称“交折”。

  • 东川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统军机构,世祖至

  • 开封府左右厢公事干当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属开封府,员额四人,掌检覆推问,凡斗讼事轻者听论决。

  • 仁义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《晋书·孝友传》:“(夏方) 吴时拜仁义都尉,累迁五官中郎将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掌兵武之事,夏方曾任此职,后升为五官中郎将。见《晋书·孝友传》。

  • 学校名。商代设置,以养老、明人伦为主,分右学与左学,右学招收贵族子弟,以国老为教师,左学招收平民子弟,以庶老为教师。《礼记·王制》说:“殷人养国老于右学,养庶老于左学。”学中教学内容除礼外还有书,因为

  • 大理寺右少卿

    官名。明朝大理寺置,一人,正四品。详见“大理寺左少卿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