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卫将军

武卫将军
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《三国志·许褚传》:“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,都督中军宿卫禁兵。”权任很重。曹爽由此拜大将军,受明帝遗诏辅命。三国吴置,权任亦重。西晋武帝泰始三年(267)罢,惠帝永康(300—301)中赵王伦执政时复置。东晋或置或省。魏、晋时皆四品。十六国汉、前凉、前秦、西凉、西秦、南凉、西燕亦置。南朝宋孝武帝大明(457—464)中复置,代殿中将军之任,比员外散骑常侍,权任渐轻。齐、梁、陈沿置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三班,陈八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时仍掌宿卫禁军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二品下,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。北齐时为左、右卫府次官,员各二人,佐左、右卫将军掌宫禁宿卫,从三品。北周亦置,命品不详。


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吴皆置,掌宿卫禁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许褚传》:“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,都督中军宿卫禁兵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休传》:“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、卫将军、中军督,封县侯。”其后,晋时置时省。十六国前凉、前秦、西凉、西秦等置。南北朝也置。北齐时为左、右卫府次官,掌佐左、右卫将军主宫禁宿卫。隋沿置,与武卫大将军共主府事,领外军宿卫。唐沿隋制,为十二卫武官,位在武卫大将军之下,掌宫禁警卫与殿廷仪仗。宋为环卫官,用来封赠宗室或武臣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·左右武卫》、《宋书·百官下·武卫将军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下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·左右卫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印

    官场用语。即停止办公之意。清制,每逢阴历年,官署可停止办公,为期约一个月。因此间不用官印,故名。恢复办公时则称“开印”。

  • 盐官长

    官名,汉置,掌收盐税。出盐多的郡县置令,其次置长,皆有丞,秩次如县、道。参看“盐官令”条。

  • 山东道

    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设监察御史十人。南京都察院亦置,设监察御史二人。在本道外协管宗人府,兵部,大通关,在京羽林右等三卫,及中都留守司,辽东都司,凤阳等各卫,洪塘

  • 司仆郎

    阶官名。金朝置,为内侍阶官,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三阶,秩正九品下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内侍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九品下,称司仆郎。掌宫仆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外监试

    见“监试”。

  • 警学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巡警学堂,巡警教练,派遣警务留学生,以及巡警学生之考核注册事。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。

  • 御笔

    文书名。皇帝亲笔所撰。北朝始有此名。《北史·元勰传》: “帝令勰为露布,辞曰: 臣闻露布者,露之耳目,以臣才小,岂足大用。帝曰‘汝亦为才达,但可为之。’及就,尤类帝文,有见者,咸谓御笔。”北宋徽宗政和

  • 番役

    又称番子。明、清掌管缉捕罪犯的差役。明朝东、西厂及锦衣卫均置。清朝内务府慎刑司及步军统领衙门亦置。官府差役名。明代置于东西厂与锦衣卫,清代置于内务府慎刑司及步军统领衙门,又称番子。

  •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

    军事委员会的办公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理军事委员会例行或无需呈送委员长亲核的次要业务。设主任一人,上将或中将级;副主任一人,中将级(不常设)。办公厅所辖单位有主任办公室,设主任一人,中将或少将级,高

  • 司郊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郊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