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汉朝县府属吏。晋朝沿置,员四人。官名,为州县佐吏,掌参与谋划,任位特殊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。”晋沿置,员四人。
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八年(1085),改中书门下外省置。以左散骑常侍、左谏议大夫、左司谏、左正言、给事中、起居郎、符宝郎为门下后省;以右散骑常侍、右谏议大夫、右司谏、右正言、中书舍人、起居舍人为中书后省
官名,也简称门亭长,汉置,汉朝州郡府门皆置门亭长一人,掌府门和通报纠仪等事,下有门吏、门卒若干人,《后汉书·儒林传·周泽》:“(孙堪)尝为县令,谒府,趋步迟缓,门亭长谴堪御吏,堪便解印绶去,不之官。”
官名,辽代“北面边防官”中,有些路设此官,掌管该军之政令,其官署为都统军使司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·北面边防官》。官名。辽置, 见“诸统军使司”。
官署名。金朝地方九路提刑司之一。掌纠察黜陟、劝农采访、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。世宗大定二十九年(1189)六月,置于汾州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秩正三品、正四品。下设判官、知事等官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。县府属官。掌亭务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效律》: “其它冗吏、令史掾计者,及都仓、库、因、亭啬夫坐其离官属于乡者,如令、丞。”
战国秦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谓。参见“真臣邦君公”。
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,置于太原行府,佐理行府事务。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九年(273),符节台省并入御史台,置符节御史掌其事。职掌与符节令同。东晋、南朝宋沿置。官名。西汉侍御史中有专掌符玺者二人,称为符玺御史。赵尧曾任此职,见《汉书·周昌传》。东汉特设符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置为察言司长官,二人,掌受四方章奏。寻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