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晋朝王国置。南朝宋、梁,北朝齐皆置。梁由王国自选补。
官名,又名戊曹士,西汉末年王莽置,详“戊曹士”条。
官名。①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,又称“提调官”。明制,顺天、应天二府乡试用府尹,各省乡试以布政司官充任,会试则以京官用之。俱设一员。掌理试场帘外一切事务,封闭内外门户,凡送卷、供应物料、弥封、誉录等事
官名。西魏,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泉府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① 明朝置,武官。始以内臣、文臣充任,位在总兵官之上,寓以监察之义。永乐 (1403—1424) 中,亲军三大营均设提督内臣。正德 (1506—1521) 中,皇帝自称总督军务,武臣江彬以平虏伯
官名。①同“少司寇”。春秋时宋置。卿爵。掌听国政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 “鳞朱为少司寇。”② 《周礼》秋官大司寇属官。中大夫爵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外朝之政,听断狱讼等。③北周置。即秋官府“小司寇上大夫
乡、镇公职人员。国民党政府设于乡、镇公所,掌理文化事项。下设干事。
辽北面诸帐官机构名。掌国舅别部之事,官名未详。
官名。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,世代为其官而无员限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永安建制始设。分左、右,左单右双,各八人,共十六人。称如左一通儧、右二通儧等。职同检点。主天王视朝时出入言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