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配备给官员的服役人员。《通典·职官十七》说:“凡京司文武职事官,……六品以下给庶仆:六品,五人;七品,四人;八品,三人;九品,二人。”开元中准钱发给, 为官员月俸的组成部分。
见“堪布”。
金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凡授东北沿边州郡而升者,称为边升。
官名。西晋置。与中、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,掌管马、牛的牧养,六品。
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太皞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。即以他官兼理大理正事。道宗大康 (1075—1084) 初,耶律俨以少府少监知大理正。
官名。南宋为向金及蒙古求和、议和所派使臣。
宋朝检正中书吏房公事简称。参见“检官”。
官名。一说为众官之长。相当冢宰。《管子·问》: “五官有度制,官都其有常断。”尹知章注: “官都,谓总摄诸司者也。五官既各有制度,官都复自有常断。”郭沫若集校: “此‘官都’与‘五官’同列,当为中央之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总领西北路戍兵。置戍长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