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工部司

工部司

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工部的头司。司的主官,隋初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制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工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佐助工部尚书、侍郎,掌城池土木的工役程式。若京都有营缮之事,则由少府监与将作监任其事。所属有主事三人,令史十二人,书令史二十一人,计史一人,亭长六人,掌固八人。宋初工部司郎中、员外郎无所掌。元丰改制,始以郎中、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,凡制作、营缮、计置、采伐材物,按程式以授有司,则参掌之。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诏工部郎官兼管虞部司,屯田郎中兼管水部司。隆兴元年(公元1163年)诏工部、屯田二司以郎官一人兼领,于是四司遂合而为一。淳熙九年(公元1182年)赵公廙任屯田员外郎,此后不复省。金元六部不分司,故无工部司。明清改称“营缮清吏司”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宫署令丞

    官名。东汉置中宫署令,为大长秋的属官,主中宫请署天子数。员额一人,以宦者充任。丞、复道丞各一人,亦以宦者充任。复道丞主中阁道,所属有女骑六人。

  • 中车府令

    官名。战国末秦置。掌王室车马政令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 “赵高昆弟数人,皆生隐宫,其母被刑僇,世世卑贱。秦王闻高强力,通于狱法,举以为中车府令。”秦统一六国后仍置。官名,秦汉皆置。中车府令即车府令,因

  • 翊卫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武臣阶官,从五品。官名。宋徽宗政和六年置。掌侍卫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国朝武选、武阶》。

  • 二等库官

    见“库官”❶。

  • 司法大臣

    官名。即“法部大臣”,清末法部长官。详“法部大臣”。官名。清末置,由法部尚书改称,见“法部”。

  • 蒙古缺

    清朝官缺之一。亦称蒙古官缺。指为具有蒙旗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。唐古特司业、助教、中书及游牧员外郎、主事定为其额缺。内阁侍读学士、侍读中书、给事中,御史,各部院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、堂主事、司务、国子

  • 丙署长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名义上属少府,员七人,以宦者任之,秩四百石,黄绶。各主中宫别处。官名,汉置,为少府属官,俸四百石,宦者,掌中宫别处,共七人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:“丙署长,七人,皆四百石,黄绶。本

  • 中央观象台

    教育部直属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布的《中央观象台官制》规定,中央观象台掌理观察天文,编纂历书,鉴定观象用器械。设台长一人,以技正充任,直属教育总长;下辖技正

  • 平准务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哲宗元符二年 (1099) 改市易务置,掌乘时贸易,平衡物价。金宣宗元光二年(1223) 五月亦置,属户部,十月罢。官署名。宋元符三年(公元110 0年)改市易务为平准务。属都提举市易司。

  • 资德

    官名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中增置资德院为太子官属,置一人为主官。成祖即位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