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尚书仆射

尚书仆射

官名。秦、西汉为尚书令副贰,秩六百石。东汉为尚书台次官,职权益重,若公为之,增秩至二千石。职掌拆阅封缄章奏文书,参议政事,谏诤驳仪,监察百官。令不在,则代理其职。献帝建安四年 (后99) 分置左、右。魏、晋置为尚书省次官,三品。或单置,或并置左、右,有时单置左或右仆射。左仆射居右仆射上。辅助尚书令执行政务,参议大政,谏诤得失,监察纠弹百官,可封还诏旨,常受命主管官吏选举。南朝尚书令为宰相之任,位尊权重,不亲庶务,尚书省日常政务常由仆射主持,诸曹奏事由左、右仆射审议联署。左仆射又领殿中、主客二郎曹,右仆射与祠部尚书通职,不并置,置则领祠部、仪曹二郎曹。梁、陈常缺尚书令,仆射实为尚书省主官,列位宰相。宋三品,梁十五班,陈二品、中二千石。北朝亦列位宰相,然录尚书、尚书令常置,故其地位稍逊南朝,职掌都省庶务及执法,或典选举,左仆射兼掌纠弹百官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从一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二品。北齐因之。隋朝罢录尚书,又常缺令,仆射成为正宰相,从二品,与门下、内史省长官共秉国政。文帝开皇三年 (583) 令左仆射掌判吏、礼、兵三部事,兼纠弹御史所纠不当者; 右仆射掌判都官、度支、工部三部事,兼知用度。行台尚书省亦置,视从二品。唐朝尚书令罕有除授,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又废,左、右仆射正式成为尚书省长官,总判省务,从二品。与中书、门下省长官并为宰相,在政事堂共议国政,师长百僚,享礼隆重。本省日常政务由左、右丞监督执行。高宗龙朔二年改名左、右匡政,咸亨元年 (670)复旧; 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名文昌左、右相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旧; 玄宗开元元年 (713) 改名左、右丞相,天宝元年 (742) 复旧。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后,例带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等号,中宗以后,不带此号而单任仆射者,不得入政事堂参议国政、实际执行宰相职务。玄宗开元 (713—741) 以后多不带此号,逐渐成为安置元老旧臣的荣衔,或缺而不授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初为二品寄禄官,仅表示品级俸禄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复为宰相,主持尚书省政务,从一品。左仆射兼门下侍郎,行侍中之职;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行中书令之职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改左、右仆射为太宰、少宰,钦宗靖康元年 (1126) 复旧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(1129) 皆加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衔,罢兼门下、中书侍郎。孝宗乾道八年 (1172) 改名左、右丞相。参见“尚书台”、“尚书省”。


官名,秦置,汉因之,为尚书令之副,佐令掌章奏文书,属少府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:“诸仆射、署长皆属焉。”又《郎中令》:“仆射,秦官,自侍中、尚书、博士、郎皆有。古者重武官,有主射以督课之,军屯吏、驺、宰、永巷宫人皆有,取其领事之号。”注:“孟康曰:皆有仆射,随所领之事以为号也。若军屯吏则曰军屯仆射,永巷则曰永巷仆射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三》:“尚书仆射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,署尚书事,令不在则奏下众事。”注:“蔡质《汉仪》曰:仆射主封门,掌授廪假钱谷。臣昭按:献帝分置左右仆射,建安四年以荣邵为尚书左仆射是也。”《后汉书·乐恢传》:“入为尚书仆射。”又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窃见尚书仆射胡广,体真履规,谦虚温雅,博物治闻。”魏晋以后,时置时省;置一人则称尚书仆射,置二人,则称左、右仆射,若尚书令缺,则以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。唐代尚书省置左右仆射各一人,从二品,掌统理六部长官,为尚书省之副长官,佐令治省事,令缺,则总领省事,劾御史纠不当。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,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;武则天光宅元年又称文昌左右相;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又称左右丞相;天宝元年又恢复左右仆射之名称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尚书省》。宋承唐制,也置左右仆射,为尚书省的副长官,位次于尚书令,掌佐天子议大政,与门下省、中书省、尚书省长官皆为宰相之任。“大祭祀则掌百官之誓戒,视滌濯告洁,赞玉币爵玷之事。自官制行,不置侍中、中书令,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,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行侍中、中书令职事。”宋徽宗政和年间,充宰相之任,改左仆射为太宰,右仆射为少宰。宋钦宗靖康元年,复为左右仆射。南宋置左右丞相,不再置仆射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一·尚书省》。参看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五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硙下士

    官名。 西魏, 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典硙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官簿

    官簿,又称“官牒”,即登记官吏姓名籍贯简历的簿册。也就是官吏的档案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请令天下吏能诵(安汉)公戒者,以著官簿,比孝经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序》:“世祖节约之制,宜为常宪,故依其官簿,粗

  • 虎臣

    官名。西周春秋置。武官。掌领兵征战。《诗经·鲁颂 ·泮水》: “既作泮宫,淮夷攸服,矫矫虎臣,在泮献馘。”西周时王的警卫兵士。由夷族奴隶和华夏族因犯罪而没入为奴者构成。《师酉�ȹ

  • 渤海军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由渤海人组成之军。设详稳等职。

  • 左戎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左领军卫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领军卫。

  •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。其时不但庶人、工商的户数用室计算,如《诗经·周颂·良耜》: “百室盈止,妇子宁止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。”就是大夫、诸侯以至于王,也都可以称

  • 礼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。掌礼乐、学校、仪式、制度、衣冠、符印、表疏、册命、祥瑞、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。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,高祖开皇六年 (586) 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。炀帝大业三年 (

  • 典库部仓督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典库部”。

  • 内侍少监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(754) 内侍省置监为长官,改内侍曰少监,置二员,从四品上;寻更置内侍四员,同为内侍省次官。官名。唐天宝十三载(公元754年)改内侍置,为内侍省的副长官,员额二人。参见“内侍

  • 知后官

    吏名。宋朝初年置,掌诸军、监场务进奏之事。太宗太平兴国七年(982) 废,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。吏员名。宋初诸军、监、场务掌进奏事务者称知后官,职掌同诸州进奏官。太平兴国六年(公元981年)废知后官,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