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少尹

少尹

①官名。唐朝置,为都城及其他地方重要府级行政副长官。玄宗开元元年(713),改京兆、河南、太原等府司马设,各二人,从四品。掌贰府州之事,岁终则更次入计。宋朝沿置,于京城开封府、临安府及陪都河南、应天、大名等府设。不常置,多以通判或判官为副长官。金朝于大兴府置,一员,正四品。掌通判府事。此外,唐朝西都、东都、北都副留守亦称少尹,金朝诸京留守司副留守亦带本府少尹兼本路兵马副都总管。②即少詹事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,改詹事府曰端尹府,武则天天授(690—692)间,改曰宫尹府。时少詹事均改称少尹,正四品上。旋即复旧称。③ 明清州县辅佐官之别称。


官名。1、即司马,为府的副职。《旧唐书·职官三·州县官员》:“京兆河南太原等府……少尹各二员。”注:“魏晋已下,州府有治中……永徽避高宗名,改为司马,开元初,改为少尹。”

2、即少詹事,与詹事共掌三寺十率府之政。唐龙朔二年改詹事曰端尹,少詹事曰少尹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詹事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帘官

    见“帘官”。

  • 同知兴中府事

    官名。辽置,为兴中府的副长官,位在知兴中府事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四·兴中府》。

  • 龙江关监督

    官名。清朝工部龙江关之主官。掌关政。顺治二年(1645)设,一人。始派工部司员充任,继改由各部院衙门司员中拣派,带原品任职。康熙十年(1671)、二十八年两度兼管两新户关。六十一年由江宁织造兼充。光绪

  • 儒学训导

    学官名。明清两朝的府学、州学、县学都设此官,其责任为帮助教授或学正或教谕教诲所属生徒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儒学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儒学》。

  • 外城巡警总厅警务处

    同“内城巡警总厅警务处”,参见该条。

  • 理事十大臣

    见“扎尔固齐”。

  • 钩盾冗从

    官名,西汉置,掌侍从护卫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《钩盾冗从李步昌》八篇。宣帝时数言事。”

  • 三班奉职

    官名。宋太宗淳化二年 (991) 改殿前承旨置,位在三班借职上、右班殿直下,无职掌,为低级武臣阶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定为从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官名,改承节

  • 淮南尹

    官名。汉末袁术置。《三国志·袁术传》:袁术“遂僭号,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”。官名,东汉末年袁术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术传》:“(袁术)遂僭号。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,置公卿。”尹,京都所在的郡称尹,职如郡太

  • 大阍

    官名。又称“阍”或“阍人”。春秋置。典守城门。 多以受刖刑者充任。 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“(鬻拳)遂自刖也、楚人以为大阍,谓之大伯。”官名。春秋时楚国设置,为守城门之官。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记鬻拳自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