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宰人

宰人

官名。周朝置。① 冢宰属吏。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“命宰人出礼书。”杜预注: “宰人,冢宰之属。”《国语·晋语九》: “及臣之长也, 端委��带以随宰人。”韦昭注: “宰,宰官也。”② 膳宰,掌饮食。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:“晋灵公无道”,“使宰人臑熊蹯不熟,杀之。”《庄子·说剑》:“王乃牵而上殿,宰人上食。”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宰臣上炙而使绕之,文公召宰人而谯之。”③ 近侍之臣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: “晏子入,听宰人具盥,御者具中。”


官名。1、冢宰之属。《左传·哀公三年》:“命宰人出礼书。”注:“宰人,冢宰之属。”

2、宰官,泛指官员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及臣之长也,端委鞸带,以随宰人。”注:“宰人,宰官也。”参看“宰官”条。

3、掌管伙食的官。《庄子·说剑》:“王乃牵衣而上殿,宰人上食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请代王,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乃从者。行斟,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造尹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 同“新造”。 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所载有“新造尹”官职名。

  • 筹办海军大臣

    官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设,主掌筹办海军事务处。二年,海军部成立后省。

  • 金吾前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中始置金吾前卫,为上直亲军之一,永乐以后沿设,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,遇陈设卤簿,掌擎执方天戟二十四件,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西京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七盐使司之一。掌食盐产销,设在兜答馆。行盐地面为西京各地。直隶省部。西京盐旧课收入十万四百一十九贯六百九十六文,章宗承安三年(1198)十二月增至二十八万二百六十四贯六百八文。

  • 国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之职官。宣统三年(1911) 四月设责任内阁,始置。以内阁总、协理大臣及各部大臣充,皇帝特简。掌辅弼皇帝,担负责任。总、协理大臣每日入对,各大臣分班值日。得参加内阁会议,讨论国务。重

  • 水曹

    官署名。汉朝为郡国主管水利的机构,以掾领之。三国时魏或于大将军、相国等府置之,为诸曹之一,以掾、属领之。晋初不置,后或置或罢,改以参军主之。晋御史台十三曹有水曹,以侍御史主之。南朝宋、梁、北魏、北齐诸

  • 司金郎中

    官名。即金部郎中,唐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 改,肃宗至德二载 (752) 复名金部郎中。

  • 东宫武卫率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侯莫陈凯曾任此职。

  • 枢密院副承旨

    官名。五代始置枢密副承旨,以诸卫将军充任。宋朝沿置,分领枢密院承旨司诸房公事。哲宗元祐(1086—1093)中定为正八品。南宋升为正七品。辽朝北、南枢密院皆设,位在都承旨下。

  •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(1291)由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改名,监治本道诸路,为内八道监司之一,隶御史台。设使二员 (正三品)、副使二员(正四品)、佥事四员 (正五品)、经历一员(从七品)、知事一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