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宫市使

宫市使

使职名。唐玄宗天宝(742—756)中杨剑(国忠)已充此任,德宗贞元(785—804)末以宦官为之,主持宫市。托名为宫中购物,实于京城市肆,强买人间。《唐会要》卷八六《市》:德宗时“屡有中官于京城市肆,强买人间。率用直百钱物买人数千钱物,仍索脚价及进奉门户,谓之宫市。”“名为宫市,其实夺之。”顺宗永贞元年(805)罢。其后仍有宫市,未见置使。


官名。唐置,玄宗时杨国忠所领四十余使,其中有宫市使。德宗时宫市使由宦官充任,掌按照时价到民市采购宫中所需之物。贞元末,宦官到民市强行采买,付价甚少,或竟不付价,是当时一大弊政。白居易《长庆集》中《新乐府·卖炭翁》题序称“苦宫市也”,即指此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方行政区划名。周朝为王畿六乡所属行政单位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: “乡大夫,每乡卿一人;州长,每州中大夫一人。”春秋时齐国亦置为乡属行政单位。《管子·立政》: “分乡以为五州,州为之长。”秦汉为监察

  • 市朝

    官署名,为市官办公的地方(处所)。因而用它来比喻争名争利的地方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,今三川、周室,天下之市朝也。”

  • 外城巡捕东分局

   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。见“外城工巡局”。

  • 北院统军使

    官名,辽国置,属北面官,为北院都统军使司官员,掌北院从军之政令。其佐官有北院副统军使、北院统军都监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北院”条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北院都统军司”。

  • 端贰

    尚书省正副长官泛称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》附《徐嵩传》: “此年少落落,有端贰之才。”尚书省的副长官称端贰,即端副,如尚书仆射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·附徐嵩》:“此年少落落,有端贰之才。”

  • 发运司

    官署名。宋初有三门白波发运司、京畿东路水陆发运司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置江淮水陆发,运司于开封,置发运使、发运副使、发运判官,掌江、淮漕运之事。端拱元年(988)罢江淮发运司,以其事隶排岸司。至

  • 省洋务局

    官署名。或称交涉局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与外国领事交涉事件。

  • 俱足

    西夏职官封号。授与上品官,与大国王同级,称为文武法竟孝种口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天。

  • 甸侯

    泛指州郡长官。唐朝柳宗元诗:“继酬天禄署,俱尉甸侯家。”见《柳河东集·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》。

  • 大都醴源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六品。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,隶宣徽院,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、乡贡麴药,以供宫廷及岁赐酿酒所用。置提举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另设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,秩从九品,掌种收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