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门大夫

太子门大夫

东宫属官。掌远近表牒、关通内外。秦、西汉置二员 (一说置五员),职比中郎将,隶太子太傅、少傅。东汉隶太子少傅,员二人,秩六百石。三国魏沿置,六品。西晋改隶太子詹事,掌远近表笺,员二人,六品。南北朝沿置,员一人。宋六品,梁三班,陈七品、秩六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四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。北齐为太子门大夫坊长官,隶太子典书坊,从六品上。隋朝改名太子宫门大夫。


官名,秦置,汉沿置,属太子少傅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:“太子门大夫,六百石。本注曰:《旧注》云职比郎将。旧有左右户将,别主左右户直郎,建武以来省之。”注:“《汉官》曰:门大夫二人,选四府掾属。”三国魏沿置。晋太子门大夫准公车令,掌通笺表及宫门禁卫。宋、齐、梁、陈、北魏均置。北齐置门大夫坊,有门大夫一人,从六品上,兼统乐官。隋宫门局置大夫二人,后改称宫门监。唐称宫门大夫。见《唐六典·太子三师三少詹事府·左右春坊内官·宫门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翰林祭酒

    官名。辽朝南面官,翰林院官员,在翰林学士下,所掌不详。官名。辽代翰林院设翰林祭酒,位在翰林都林牙、南面林牙、翰林学士承旨、翰林学士之后,知制诰之前。祭酒一官,分掌天子文翰之事。“翰林祭酒”,历代极少见

  • 随军干办官

    幕职名。宋置,为招讨使所属,以备差遣,处理衙署内或军中各种事务。

  • 威远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三国吴置。权任很重,孙邵以丞相兼任此。三国魏、两晋时地位稍低,五品。十六国西凉沿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五品中,二十三年改为从五品。北周沿置,命品不详。曲氏高昌国亦置,

  • 大禄

    官名。汉朝西域乌孙等国置之。汉时西域乌孙国设此官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乌孙国》:“相,大禄,左右大将二人,侯三人,大将、都尉各一人,大监二人,大吏一人,舍中大吏二人,骑君一人。”“昆莫有十余子,中子大禄强

  • 河南府牧

    官名。即河南牧。

  • 华林令

    官名。北齐光禄寺置为华林署长官,掌禁御林木等事,从九品上。隋朝为司农寺华林署长官,置一员,从八品上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  • 五京处置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于上京、东京、中京、西京、南京各置处置使司,其主官称某京处置使,属南面京官。

  • 直隶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直隶司郎中。清朝刑部所属直隶清吏司长官。乾隆六年(1741)设。满、汉各一人,正五品。掌司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刑部改为法部,遂裁。

  • 太子典膳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子门下坊典膳局次官,置二员,正八品。隋朝沿置,正九品。唐朝为典膳局次官,置二员,正八品上。

  • 上京东京等路按察司并安抚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,掌镇抚人民、稽察边防军旅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使居上京,秩正三品; 副使居东京,秩正四品。下设签安抚司事、签按察司事、知事兼安抚司事、知法等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