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指一级官署。清朝设置广泛,然名称各异,地位悬殊。如军机处、太常寺工程处、粘竿处、侍卫处等。至清末,始作为中央各部下属机构。


官署名。(1)中央行政机关。如清末所设的财政、练兵、税务三处,各以大臣为主官。财政处与户部会衔奏事时,列衔在户部之上。(2)最高国家机关内部机构。如北洋政府总统府所属有军事处(后改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)、翊卫处;国民政府所属有文官处、参军处、主计处、下辖各局。(3)院属机关,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内部机构有秘书处、政务处;司法、考试、监察诸院有参事处、秘书处;立法院有秘书处、编译处。(4)部、会、署所属机关,与厅司平行,如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军政部有会计处;侨务委员会有秘书处、侨务管理处、侨民教育处;卫生署有总务、医政、保健、防疫四处。(5)厅、司所属机构。辛亥革命后各部厅、司之下设科,或科处并设,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教育部总务厅设文牍、会计、庶务三科及编审处。后来渐以科为处的下级单位,国民党政府沿其制,逐渐形成处为厅、司与科之间的一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学馆学士

    官名。唐初秦王府文学馆置,王府僚属以本官兼之,号十八学士,食五品珍膳,分三番更直宿阁下,每日引见,讨论文典。

  •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清光绪十一年(1885)设,管理海军军政。二十一年撤。参见“海军部”。

  • 上司

    ① 汉朝用以称大司马。大司马职掌军事,东汉初改为太尉,故太尉亦称上司。②西夏第一等官衙。包括中书、枢密,用五十两银印。③属吏对上级官吏的统称。1、汉朝称三公之位为上司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(杨震)谓

  • 太子家令

    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詹事。西汉管理太子汤沐邑,掌东宫刑狱、饮食、仓库,职比廷尉、司农、少府。秩千石(一说八百石)。新莽改名中更。东汉复故,改隶太子少傅,不掌刑狱。领太子仓令、食官令。与太子率更令、

  • 兵部郎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秦尚书省兵部曹属官,掌管军务事宜。《晋书·姚兴载记》:“兵部郎金城边熙上陈军令烦苛,宜遵简约。兴览而善之,乃依孙、吴誓众之法以损益之。”

  • 尉犁侯

    官名,汉时西域尉犁国置,掌佐王治国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下》:“尉犁国,王治尉犁城……尉犁侯、安世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、击胡君各一人,译长二人。”

  • 理都察院刑狱

    试职名。明朝进士实授官前所任试职之一,半年后实授,多授官监察御史。始于洪武(1368—1398)中,正德(1506—1521)中革。

  • 胞人长丞

    官名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胞者,肉吏之贱者也。”胞人掌宰割,以供应宫内的肉食。其主管为长及丞。隶属于少府。

  • 大理寺右治狱

    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置,分左推、右推、寺案、知杂、检治五案,掌在京百司事当推治或时旨委勘及系官之物应追究事。哲宗元祐三年 (1088) 罢,以其事归户部。绍圣二年(1095)复

  • 初考

    官吏考核制度。明朝定为考满之法。见“考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