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唐古特官

唐古特官

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官员之统称。唐古特原为西藏族之一枝,后用以通称西藏人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定西藏官制,前后藏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、班禅选补。前藏有噶伦、仔琫、商卓特巴、业尔仓巴、朗子辖、协尔邦、硕第巴、达琫、大中译、卓尼尔、小中译以及第巴等官,后藏有商卓特巴、业尔仓巴、小商卓特巴、达琫等官,地方上有营官治民,武官有戴琫、如琫、甲琫、定琫等统称为唐古特官。


官类名。“唐古特”原是藏族的一种,后成为对西藏人的通称。唐古特官制是清政府干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4年)制定的,分为文官、武官、营官(治理各寨藏民)、宫中官(掌达赖与班禅宫中之事)四个系统,分设于前后藏。唐古特官自三品至七品缺出,均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和班禅选补。凡是达赖和班禅的族属,不准挑取大小官目及职事喇嘛。唐古特官有以喇嘛充任者,则不给顶带。唐古特官至民国时期仍旧存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巡视山东、河南工务御史

    专差御史名。清雍正间置,员额一人。后省。

  • 威震将军

    见“十威将军”。

  • 云勇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武帝大通三年(529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,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杂号将军名,南朝梁武帝大通三年(公元529年)始置,拟七品,秩比六百石。陈沿置。

  • 军计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由兵部职方司、练兵处考功科归併设立。掌陆军官佐之补官任职,旗绿防营员弁之叙功、议过等项事宜。辖考绩、策勋、恤赏、议罚四科。置司长一人掌司事,下设承

  • 行台省尚书右丞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东魏、西魏、北齐沿置。隋、唐行台尚书省置,皆一员,隋朝为视从四品; 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为正四品下,诸道行台尚书省为从四品下。与左丞掌分司纠正省内。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 (622—62

  • 宣明殿学士

    南朝陈文学侍从官名。《陈书·姚察传》: “补宣明殿学士,除散骑侍郎、左通直。”

  • 三监

    ①官名。周朝派往诸侯国的监察官员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,监于方伯之国,国三人。”②周初对殷遗邶、鄘、卫三国派驻的三大臣合称。即武庚、管叔、蔡叔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

  • 南王府

    即“南大王院”。

  • 考功承务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置考功员外郎,为考功侍郎的副职。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,增郎的员额为二人,后又减为一员,另置承务郎一人,掌同员外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20年)改为“考功员外郎”,见该条。

  • 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又称杭州路金玉总管府。元朝置,秩从三品,为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分衙,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)设于杭州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