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

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

官名。元代吉利吉思是西北叛王阿里不哥等的根据地,阿里不哥失败后于至元元年(公元1264年)投降。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世祖忽必烈任命保定路完州刘好礼为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,下设经历,知事等官,统吉利吉思、昂可刺、乌思、撼合纳、谦谦州五部,治所在益兰州(今苏联图瓦自治州境内)。刘好礼到任后奏请迁去中原地区的农民、军人,进行军垦、民屯,设立人匠局,组织管理迁去的各种手工业者,并设立传舍,改进道路交通。其辖境广袤,西起亦马儿河(今额尔齐斯河)与钦察汗国为邻;东抵勒拿河,与辽阳行省为邻;南临岭北行省南部(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),北滨北冰洋。当时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在五部境内设立了北海测经所,进行国土测量。元朝廷有效地控制了五部所在地区,成为防御西北叛王的根据地。其后宗王脱脱等迫刘好礼还大都,其地遂又为叛王所居。至元三十年 (公元1293年)元将士土哈复又收复此五部,屯兵镇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雕坊

    唐五坊之一,以雕坊奉御为主官。见“五坊”。

  • 司务

    官名。明清六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等中央各部院卿寺衙门所属司务厅之职官。为首领官。皆分设若干人不等。掌理省署抄目,出纳文书之事。明制为从九品。清初亦为从九品,乾隆三十年(1765)定为正八品。又,清末总理

  • 长安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京兆尹,为京县长安的正副主官,掌长安县政事。北周与隋,长安令、丞亦为京县的正副长官。唐代长安令丞为赤县令丞之一,参见“赤县”。

  • 吐屯

    官名。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,世代为其官而无员限。

  • 司狱总管守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定额二人,五、六品不等。原由典狱司员外郎、主事各一人兼充,三十四年改为专差,由本部员外郎、主事中奏补,任期二年。掌领本部南、北两监事务。

  • 方任

    指受任镇守一方的军政长官。《资治通鉴》卷七二魏明帝太和五年: “先是 (王) 凌表 (满) 宠年过耽酒,不可居方任。”胡三省注: “方任,方面之任也。”指独领一方的地方长官,或镇守一方的将军、总督等。

  • 附城

    爵名。王莽居摄三年 (后8) 置。即汉朝关内侯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于是封高者为侯伯,次为子男,当赐关内侯者更名附城,凡数百人。”爵名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‘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,地四等。’

  • 右侍禁

    官名。①武臣阶官。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)置,系三班小使臣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定为正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忠翊郎。② 宦官。宋徽宗政和二年重定宦官名,改殿头

  • 笔帖式科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掌管京外各衙门笔帖式及天文生、各旗印务笔帖式照咨补放,铨选笔帖式各缺,考补贴写中书、库使。置经承、掌稿笔帖式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优台

    官名。高句丽国置之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:“其置官,有相加、对卢、沛者、古邹大加、主簿、优台、使者、帛衣先人。”官名,高句骊国置。《后汉书·东夷列传·高句骊》:“其置官,有相加,对卢、沛者、古邹大加、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