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水中大夫

司水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司长官,员一人,掌河渠疏浚、灌溉及舟船运输事务。下设小司水下大夫、小司水上士以佐其职,领典壅上士、掌津中士、舟工中士、典鱼中士、典彘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,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唐六典·尚书工部》“水部郎中”条说:“魏置水部郎中。历宋齐后魏,并有水部郎中。后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、小司水上士。”又《唐六典·都水监》之职亦说:“后周有司水中大夫一人。”北周司水中大夫正五命,掌如水部郎中与都水监之职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杨敷传》:“保定中,征为司水中大夫。时议欲东讨,将委敷以舟舰转输之事。”据此,可知司水大夫在国家有军事时还掌管舟舰运输之事。其副职为小司水下大夫,正四命;属官有小司水上士,正三命;又有典壅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掌津中士、下士,舟工中士、下士,典鱼中士、下士,典彘中士、下士。参见“水部郎中”、“都水使者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制院参事

    官名。清末内阁法制院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五月设。无定额,奏任。分任本院法律法令之起草与审议。

  • 崇祥院

    见“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验估

    海关征税部外班洋员,属验查官,分超等验估与验估二级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
  • 佽飞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窦荣定传》:“(荣定)从武帝平齐,加上开府,拜前将军、佽飞中大夫。”其下设佽飞右旅下大夫以佐其职。正五命。官名。西汉置左弋,武帝时改为佽飞,掌射猎。北周置佽飞中大夫,正五命,府属

  • 太子家令

    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詹事。西汉管理太子汤沐邑,掌东宫刑狱、饮食、仓库,职比廷尉、司农、少府。秩千石(一说八百石)。新莽改名中更。东汉复故,改隶太子少傅,不掌刑狱。领太子仓令、食官令。与太子率更令、

  • 外府寺正卿

    官名。见“外府寺”。

  • 杂流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非科举中第,而由军班、进纳、捧香恩例、上书献策、勤王、守御、捕盗、奉使等途径补授官职者,包括公人、吏人、作匠、技术人(如医人) 出身者,皆属杂流。其迁官至武功大夫止,破格迁横行者,恩数、

  • 都水丞

    官名。秦、汉为都水长副贰,西汉太常、治粟内史、水衡都尉、主爵都尉等署皆置。隋初为都水台次官,员二人,正八品上。文帝仁寿元年(601)改台为监,历代沿置,故亦称“都水监丞”。炀帝大业五年(609) 以后

  • 东西城长

    官名,此为东城长和西城长的合称。西汉时西域于阗国置此二官,分别为东城长官和西城长官,各掌本城政令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·于阗国》,参看“东城长”。

  • 衡官掾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国属吏,掌山林和开山修路等。郡分职吏名。汉代武都郡有衡官掾,衡官有秩,见《隶释》四李翕《西狭颂》与《析里桥郙阁颂》。其职为守护山林并掌凿山通道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