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成下大夫
官名。北周置。《北齐书·源彪传》:“武平七年(576),周武平齐(彪),与阳休之、袁聿修等十八人同勑入京,授仪同大将军、司成下大夫。”正四命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《北齐书·源彪传》:“武平七年(576),周武平齐(彪),与阳休之、袁聿修等十八人同勑入京,授仪同大将军、司成下大夫。”正四命。
官署名。辽南面东宫官。袭唐崇文馆制设。置学士、直学士、校书郎等职。
即“六部监门”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员额一人,为行政院的副长官。参见“行政院院长”。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掌铨选人士,三品。
官名。唐朝禁军右神威军统兵次官,德宗贞元三年(787)改殿前右射生军为右神武军而置,二员,从三品,宪宗元和三年(808)罢。辽朝亦置,为加官。
武官名。明置,见“四卫营”。
官名。元置,为织染局长官。详“织染局”条。
即“太孙”,见该条。
设官的制度。《管子·乘马》: “五聚命之曰某乡,四乡命之曰方,官制也。”
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前藏,秩五品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二人,其职掌为管理街道,治理拉萨之藏民,其性质与内地的警察相同。民国时期沿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