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勋

司勋

①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属官,掌六卿赏地之法,以等其功。西魏末、北周建六官府,初于夏官府吏部司下置司勋上士一人,中士若干人,掌勋爵戎秩封赏以等其功。后别为一司,直隶夏官府,设中大夫为长官,下设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领司录上士、中士。②官署名。吏部诸司之一,掌勋级之政令。隋始置,初有侍郎二人,文帝开皇六年(586)置员外郎一人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置承务郎。唐朝置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为正副长官。北宋前期,设判司事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,无所职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设郎中或员外郎,掌功勋酬奖、审复赏格。南宋孝宗隆兴元年(1163),由司封郎官兼领其事。明初为吏部属部之一,设郎中、员外郎,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稽勋清吏司。


官名。周置,掌功赏事务,主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及赏地之政令等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勋》:“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,以等其功……凡有功者,铭书于王之太常,祭于大烝,司勋诏之。大功,司勋藏其二。掌赏地之政令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章事

    官号。唐高宗永淳元年 (682) 始为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加号,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称,为宰相职衔。宋朝为中书门下平章事、平章军国重事、平章军国事等官省称。辽朝中书省置,又有同中书门

  • 镇守使

    使职名。镇守一方之军事长官,多以经略使、节度使兼。唐武则天长寿三年(694)曾诏诸军经略、镇守大使以一子为宿卫。玄宗先天二年(713)甄道一除幽州节度、经略、镇守使。肃宗乾元二年(759)置陕虢华节度

  • 典瑞监

    见“典瑞院”。

  • 中央蚕业试验场

    实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五月二十六日公布的《中央蚕丝试验场章程》规定,场内分置养蚕、栽桑、茧丝、化验、推广、事务六课。设场长一人,综理全场事务;技术官八人,办理

  • 员外将军

    即正员限额以外添授的将军。南北朝时期为殿中员外将军的省称。隋朝为殿内员外将军的省称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八品下。

  •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始置,为侍卫亲军马步军统兵官之一,位都指挥使下、都虞候上。北宋初,因分置为马军司、步军司,其员常缺,后废。

  • 一命

    官阶名。命,官阶。周代官阶自一命至九命,一命为最低一级的官。《周礼·地官·党正》:“一命齿于乡里,再命齿于父族,三命而不齿。”

  • 忠勇将军

    参见“十忠将军”。官名。将军名号,梁置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·及大通三年》。

  • 太仓银库

    官署名。明正统七年(1442)置,隶户部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嘉靖(1522—1566)革副使。掌贮赋税折银及援例上纳银两。官库名。明置,属户部。专掌储银。初太仓中库积银八百余万两,续收者贮之两庑,以

  • 民兵仗卫案

    官署名。南宋置,属兵部,掌民兵、仗卫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