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尉卿

卫尉卿

官名。东汉魏晋常作为“卫尉”的尊称。南朝梁正式定为官称,十二班,位列十二卿。掌宫门宿卫屯兵,巡行宫外,纠察不法,管理武器库藏,领武库、公车司马令。陈沿置,三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齐置为卫尉寺长官,三品,位列九卿。主管宫殿、京城诸门禁卫,武器、仪仗库藏。隋初罢,文帝开皇十二年复置,正三品,惟掌仪仗帷幕供应、武器库藏等事务,政令则仰承兵部。炀帝改从三品。唐朝因之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卫正卿,咸亨元年(670)复故;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名司卫卿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故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本寺公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成为职事官,从四品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罢。辽朝南面官有之。后不复置。北齐以来,亦称“卫尉寺卿”。


官名,汉置,为卫尉长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》:“卫尉,卿一人,中二千石。本注曰:掌宫门卫士,宫中徼循事。丞一人,比千石。”属官有公车司马令一人,秩六百石,掌宫南阙门,和吏民上章、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。南宫卫士令一人,秩六百石,掌南宫卫士;丞一人。北宫卫士令一人,掌北宫卫士;丞一人。左右都候各一人,秩六百石,掌剑戟士,徼循宫及天子所收考。南朝梁、陈和北朝沿置。梁朝卫尉卿掌宫门宿卫屯兵,巡行宫外,纠察不法,管理武器库藏,领武库、公车司马令。陈沿置,三品,秩中二千石。北齐为九卿之一,三品,主管宫殿、京城诸门禁卫及武器,仪仗库藏。隋朝初期省,文帝时复置,正三品,只掌仪仗、帷幕供应、武器库藏等。唐朝时省时置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不参与本寺公事;神宗元丰年间,又改为职事官,从四品。辽南面官中也有此官。参看“卫尉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冠军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置。《魏书·临谓氐苻健传》: “石虎平秦陇,表石勒拜(苻洪)冠军将军、泾阳伯,又徙之枋头。迁光烈将军,进爵为侯,稍迁冠军大将军,进封西平公。”前凉、后凉、西秦亦置,权任颇重,张天锡曾以

  • 县功曹

    县纲纪吏名。功曹之名,在秦为主吏掾,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记萧何。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。”职主郡吏的进退。汉初可能仍称主吏掾,后多以功曹、功曹史为称。县功曹在县属吏中地位最高,职权最大

  • 大督

    大都督的省称。东汉末年,董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孙坚收合散卒,进屯梁县之阳人。卓遣将胡轸、吕布攻之。”注:“《九州春秋》曰: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,吕布为骑督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

  • 桑园部

    宦者官署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园池属。设丞。

  • 殿庭仪礼司左司丞

    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(1389)于殿庭仪礼司置左、右各二人,正九品,佐司正、司副掌司事。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,遂罢。

  • 承受

    官名。皇帝特派的官员,地位居本衙门长官之上。宋徽宗宣和年间,除三省、枢密院、学士院外,都派遣内侍官员,称为“承受”,长官处理问题,得按他的意见办。如梁师成为秘书省承受,坐于长官、副长官之上。参看宋朝陆

  • 同知徽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徽政院的副长官。见“徽政院”。

  • 通赞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天王府,主管朝会时传达天王言语。知非子《金陵杂记》说:“伪通赞知贼土音。”设左一通赞、右二通赞至左七通赞、右八通赞,计八人,其官阶为职同检点。衔前冠殿前二字。

  • 特种考试

    国民党政府任命人员考试中的一类。包括不属于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的各种考试,其情形较为复杂。按考试程度说,有的高于高等考试,例如县长考试,因为其资格比高等考试更高,不能列入高等考试的范围;有的程度虽与高等

  • 国夫人

    命妇称号。唐朝一品及国公妻封之,母为国太夫人。宋朝以封宰相、使相、三师、三公、王、侍中、中书令之妻。明朝亦用以封公之妻或继妻。外命妇名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记高帝建元元年(公元479年)加寻阳公王敬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