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尉

卫尉

官名。①战国秦始置,西汉沿置,秩中二千石,列位九卿。景帝曾改名中大夫令,后元年(前143)复故。掌皇帝所居未央宫禁卫,主管宫门屯驻卫士,专司昼夜巡警和检查出入者之门籍。亦称未央卫尉。有丞一员。属官有公车司马、卫士、旅贲三令丞,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等。京城外建章、甘泉等行宫亦或置,冠宫名,置属官。新莽改名大卫。东汉复旧名,唯置一员,总领南、北宫卫士令丞,又辖左右都候、诸宫掖门司马。三国因之,魏三品。西晋兼管武库、冶铸,领江北冶令三十九员,南北东西诸督冶掾,三品。东晋省,间亦作为赠官。南朝宋复置,三品,专掌宫禁及京城防卫。梁、陈及北朝称“卫尉卿”。②太后三卿之一。两汉魏晋南北朝皆置,掌太后宫禁。皆冠太后宫名为官号,位略同于九卿。隋朝省。金朝复置,掌太后两宫官属。中宫别置“卫尉司”,以“中卫尉”主之。皆从三品。


官名,秦汉两朝皆有此官,掌宫门屯卫兵,汉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。有丞,属官有公车司马令丞,卫士令丞,旅贲令丞,又有屯候、司马二十二官。长乐卫尉、建章卫尉、甘泉卫尉各掌其宫屯卫兵,不常置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东汉卫尉,掌宫门卫士和宫内巡察。其长官卫尉卿,俸中二千石,其次为丞,俸比千石。其属官有公车司马令,南宫卫士令,北宫卫士令,左右都候,宫掖门司马等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三国魏置,三品。西晋沿置,兼管武库、冶铸,三品。东晋省,有时作为赠官。南朝宋复置,三品,掌宫禁及京城防卫。梁、陈及北朝称卫尉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南校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领兵。孙权赤乌十一年(248),陆胤以交州刺史领此,平定交趾、九真之乱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作战或镇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陸胤传》:“赤乌十一年,交阯九真夷贼攻没城邑,交部骚动。以胤为

  • 威振将军

    参见“十威将军”。

  • 奏片

    文书名。清朝军机处使用的简便上行文。军机大臣在遵旨办理日常政务时,随时有事向皇帝请示或报告即用。不具衔名,开首即陈述事项,末以“谨奏”作结。在清官文书中别具一格。

  • 典牧令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隶太仆,掌畜牧事务,又别置羊牧丞。北魏亦置。《魏书·宇文福传》: “未几,转骁骑将军,仍领太仆典牧令。”隋朝置为太仆寺典牧署长官,二员,从八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增为从六品。唐朝

  • 沙糖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宣徽院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,掌沙糖、蜂蜜煎造供应及各地进贡果木。置达鲁花赤、提点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郡决曹

    郡分职诸曹之一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记公府决曹主罪法事。汉代郡亦置决曹,有掾与史。决曹掾见《后汉书·郭躬传》,决曹史见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。其下有书佐,见《汉书·萧育传》。魏晋后郡掌治狱之曹,或称法曹或称

  • 闾师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王城及四郊人民赋税征收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闾师,中士二人,史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,以任其力,以待其政令,以时征其赋”。官名。1、周

  • 官丞

    官名,两汉皆置,为官之副长官,西汉属少府,东汉属大司农,掌佐官令择米、舂米、作干糒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大司农》,参看“官令”条。

  • 守宫丞

    官名。东汉魏晋南北朝为守宫令副贰,北齐、隋、唐为守宫署次官。唐朝正九品下。官名,东汉、魏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皆置,为守宫令之副,佐令掌御用笔墨纸砚、封泥及尚书财用诸物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

  • 右散骑常侍

    官名。唐、宋、辽置。详见“散骑常侍”。官名。唐始置,属中书省,见“散骑常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