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枢密院直学士
见“枢密直学士”。
见“枢密直学士”。
官名。见“三司使”。
见“牌符”。
官署名。① 初为尚书都省办事机构。隋、唐、五代皆置,隋朝有郎一员,唐朝有郎中、员外郎各一员,为尚书左丞副贰,掌监督管理吏部、户部、礼部十二司政务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监管吏部、户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兴圣宫长官,统领兴圣宫军民之政。下设副使、太师、太保、副中等职。
官署名。清朝銮仪卫中所下设机构。顺治十一年(1654)置,掌帝、后仪仗所用旛幢、仗马等。设掌印云麾使、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,共掌司事。
官名。春秋置。疑掌边鄙地区农事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 “边鄙不耸,民狎其野,穑人成功。”杨伯峻注: “疑为当时管理边鄙农田之官吏”。官名。春秋时晋国设置,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有“穑人成功”之语,是管理边
官名。北齐置,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。从七品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时宋国置,卿爵,一说为近官有宠者,一说为宋外戚之官。新莽始建国元年(后9)改太守为大尹,东汉复旧称。明朝尊称府县主官为大尹。清朝则为知县别称。1、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六年
汉朝皇帝姬妾名号。亦作容华。西汉武帝置,秩视二千石,比大上造。东汉省。女官名,也写作“容华”,汉武帝始置,也是皇帝的妃子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至武帝制倢伃、娙娥、傛华、充依,各有爵……傛华视真二千石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六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