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勋位

勋位

流外官等级。南朝梁置,位在蕴位下,门下、中书、尚书正令史等官此位。亦称“三品勋位”。


(1)太平天国依据功绩封给的荣誉称号。凡在金田参加起义的,均称“功勋加一等”, 凡自金田起义以后参加太平军, 从永安突围北上的,称“功勋”;凡参加扬州三河战役的,称“平胡加一等”;凡监试一次者,称“监试加一等”,二次、三次则加二等、三等。有多次功绩则加多种称号,按功勋、平胡、监试先后顺序排列,并增加等级。如参加三河战役者是金田起义后入伍,又随军队从永安突围北上的,则称“功勋平胡加一等”。若是在金田参加起义的,则称“功勋平胡加二等”。如在金田参加起义,又参加三河战役,并曾充任监试一次, 则称“功勋平胡监试加三等”。如又别有功绩,则称“二功平胡监试加四等”。实际中又有“功勋阅文加三等”和“加一等”之上不标“功勋”字样的勋位,似不完全按规定封授。勋位可根据功过升降增革。(2)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八月,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未经参议院议决,迳行公布《勋位令》,规定勋位共分六等,即大勋位、勋一位、勋二位、勋三位、勋四位与勋五位,均由大总统亲授。获有清代世爵者均以受有勋位论,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同大勋位;公爵同勋一位;侯爵同勋二位,伯爵同勋三位,子爵同勋四位,男爵同勋五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庙门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七品下,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官名。北魏等置,为太庙门官。门仆一官,非仅太庙独有,别庙也置,如唐朝三皇五帝等庙也置门仆。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

  • 台使

    ①朝廷使臣。两晋南朝称宫廷禁省为“台”,故名。 《晋书·段匹䃅传》:“(邵)洎复欲执台使王英送于季龙, 匹䃅正色责之曰: ‘卿不能遵兄之志,逼吾不得归朝,亦以甚矣,复欲执天

  • 奉国上将军

    官阶名,金朝置。为武散官从三品上,位在骠骑卫上将军下,辅国上将军上。散官只有官阶,无具体职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从三品上。元沿置,升秩为从二品。

  • 都巡检使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掌地方治安。中都设东北、西南二司,一在通州,一在良乡。诸州亦设。置都巡检使,正七品; 副使,正八品。

  • 畿正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畿大夫下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

  • 破鲜卑中郎将

    官名,汉置,位低于将军,同于校尉,俸比二千石,掌屯卫兵,主征伐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八月,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,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,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,并伐鲜卑。”

  • 将作司丞

    官名。明太祖吴元年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 于将作司置,正五品,佐卿、少卿掌司事。洪武元年(1368)改将作司隶工部,六年改司正六品,司丞品秩亦随降。十年罢。

  • 晋阳宫教博士

    宦官名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晋阳宫署。从九品上,员二人。

  • 詹事院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始置,设詹事、少詹事、詹事丞等官,以掌辅导皇太子之事。金沿置、元朝改设左、右詹事、副詹事等官。文宗时曾更名储政院,顺帝至正十三年(1353)复旧名。改设詹事、同知、副詹事。明初不置,洪武二

  • 江南司

    即“江南清吏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