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行

军行

步兵编制单位。商代设置,亦简称为行。卜辞说:“辛未卜,行,贞:其乎永行,有遘?”(《粹》五一一片)商代的军队是用右中左三个方面组织的,师有右中左三师, 行也是分右中左编制的。这是根据战阵的实际要求编组的,两军对垒,部署中军主力和左右两翼,进可以齐头并进,退可以相互掩护,彼此救应。军行的人数为一百, 编定之后,组成某一军行的人或族,往往即以该行为名。行的统领者,相当于西周初的百夫长。西周也有军行,《蠡尊》记周恭王对蠡说:“用司六、王行、三有司……”这里的行则是周王的直属部队。至春秋时晋国作“三行”,此时的行已作为军队的泛称。战国时代的《孙膑兵法》一书中,一方面有泛指军队的行,见《威王问》、《将失》等篇,也有作为阵法名称的行,如《十阵篇》有“锥行”、“雁行”、“钩行”等名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守宫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守宫令。

  • 广谊司

    官署名。秩正三品,隶大都留守司。设于元至顺二年(1331),掌大都城内和雇和买、营缮织造、供亿物色等务。置令、同知、副使、判官各二员。

  • 外夷通事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隶鸿胪寺。以掌接待外国使臣及边远少数民族来朝之事。

  • 东北路都统所

    即“东北面行军都统所”。

  • 法曹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县佐吏,位在法曹掾下,掌佐法曹掾主邮驿科程事。其后,魏晋等沿置,掌刑狱罪法事。隋以后无。

  • 参议中书省事

    官名。元朝置。简称参议。设于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秩正四品,为中书省参佐官首领,掌左、右司文牍,总管六部事宜,参预宰相会议军国重事。初设一员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增至六员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

  • 侍卫马步司

    官署名。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。

  • 司筵

    官名。隋朝内官尚寝之属,置三员,视勋品,掌铺洒扫; 炀帝时改司设。

  • 专门庶务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学部专门司所属二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奖励各种学术技艺,考察专门学会,兼理图书馆、天文台、气象台,负责海外留学生之派遣、奖励。置员外郎一人、主事一人。

  • 南京太常寺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定都北京,将太常寺官属移往北京,原在南京的太常寺官署仍存,加“南京”字,称南京太常寺。设卿一人,少卿一人,典簿一人,博士一人,协律郎二人,赞礼郎七人,司乐二人,孝陵等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