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吏部奖叙制度。凡官员考核成绩优良,或有功绩者,得以纪录。分为三等,分别为纪录一次、二次、三次。与加级合计则共分十二等。可抵销降罚,纪录四次抵降一级,记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。官升则准随带,有级则改为纪
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黄帝”。
尚书仆射别称。《陈书·张种传》: “宜居左执”。
官名。元朝特有的官名。元朝的文散官分四十二阶,崇进是前阶,为正一品官。无实际职务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七·文散官》。文散官名。金代始置,秩从一品下。元升为正一品。
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守阙军将为守阙进义副尉, 秩未入流。
官名。即刑部都官司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都官。
官名,西汉置,掌宿卫,有战争,也帅军参战。“右曹”为加官,掌平尚书奏事,得举不法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卬,将期门佽飞、羽林孤儿、胡越骑为支兵,至令居。”
见“銮仪卫掌卫事大臣” 。
满语。又作“大”。意为“头目”、“首领”。常用作官名。
官名。宋朝置。隶入内内侍省者,位在北班内品上、后苑勾当事内品下; 隶内侍省者,位在祇候班上、散内品下。宦官职名。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