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职大臣
指在宫禁中掌权的大臣,如尚书令、中书监令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:“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,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也。”
指在宫禁中掌权的大臣,如尚书令、中书监令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:“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,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也。”
官场用语。即停止办公之意。清制,每逢阴历年,官署可停止办公,为期约一个月。因此间不用官印,故名。恢复办公时则称“开印”。
官署名。宋朝太常寺所属机构,掌收藏祭器,以备郊祀之用。
海军同等官。其军阶为少校,掌理海军军需事务。
春秋时郑国执政者的称谓。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子罕当国,子驷为政,子国为司马。”为政又叫听政,其地位次于当国。参见“听政”。
官名。清末置,为京师地方审判厅主官,见“京师地方审判厅”。
官名。明朝盐课提举司之副长官。佐提举掌司事。每司所设无定员,从七品。
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。掌大典礼的仪制事项,职官设置不详。
指中书省。杜甫诗《赠韦左丞丈济》:“鸰原荒宿草,凤沼接亨衢。”参看“中书省”条。
吏员名。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每旗置屯达,意即村长,受札萨克之命,处理村内之事。
秘书省著作郎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