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八旗官学

八旗官学

学校名。清朝八旗子弟进学之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初定每旗一所。康熙五十年(1711)改为每二旗一所,雍正六年(1728)复旧。每所设助教三人,满洲二人,蒙古一人; 教习七人,满洲一人,蒙古二人,汉四人; 额外二人,汉员。分教满语、骑射、汉学等课艺。每所学生满洲六十名,蒙古二十名,汉军二十名; 下五旗包衣学生,满洲六名,蒙古二名,汉军二名,入学者皆为文职五品、武职三品以上官员之子弟,十年期满,分别选用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改隶学部。


清代八旗旗民子弟学校。清初每旗设一所,康熙五十年(公元1711年)改为二旗共设一所。雍正六年(公元1728年)以后复改为每旗一所。各旗官学各设助教满二人,蒙古一人,教习满一人、蒙古二人、汉四人,额外教习二人,均为汉人。学生名额每学定满学生六十名,蒙古学生二十名,汉军学生二十名。下五旗每旗添设“包衣”学生,满六名,蒙古二名,汉军二名。凡满、蒙、汉文职五品,武职三品以上者,均准挑取子弟入八旗官学肄业。由满、蒙、汉助教、教习、分教满、蒙、汉文课程,并规定年满十三岁者学习步箭,满十六岁者学习马箭,每年春秋定期考试,十年学习期满,分别选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视祲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太卜下大夫视祲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廷尉主簿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廷尉主簿,省录众事。蜀吴无考。

  • 左银青光禄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亦省称为左银青光禄。《寇遵考墓志》:“(明帝)武成二年(560),除前将军、左银青光禄,司寇府都上士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六三之二)为加官,无具体职掌,正七命。参

  • 杂职官

    官类名。太平天国对正职官以外办理各种具体事务的官员称为杂职官,分为朝内杂职官与军中杂职官两种。这类官员人数众多,各以其所主工作命名,其官称只表示工作性质而不表示官阶,所以须表明职同某官,如职同检点、指

  • 司匡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司匡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解事舍人

    唐朝中书舍人中以明练政事者一人专典机密,谓解事舍人。

  • 行在兵部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。参见“行在六部”。

  • 海防同知

    官名。清朝同知之一种。设于直隶天津府,奉天营口、金州厅,山东登州府、青州府,江苏苏州府,浙江嘉兴府、宁波府、台州府、温州府,福建福州府等地。以专理海防事务,故名。由各守道、巡道所辖,统于将军、督、抚。

  • 盐马司令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年间置纳溪、白渡、顺龙等盐马司,其长官称令,掌卖盐买马事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盐课提举司》。

  • 则例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参议厅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拟编《光绪政要》,编纂 《会典则例》,增改原奏清单等事。清末置,属民政部参议厅。掌拟编光绪政要,编纂会典则例等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