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辖纲运官
见“催纲官”。
见“催纲官”。
官署名。始置于辽道宗清宁六年(1060),设在中京 (今内蒙昭乌达盟宁城西大明城),职掌参见“国子监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设都总管等职,掌军政。
官名。南宋置为左藏南库主管官,以侍从官充任。
④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 (713—741)中改“政事堂”置,设于中书省,为宰相议政办公之所,下设吏、枢机、兵、户、刑礼五房分主众务。北宋初沿置,亦称政事堂,与枢密院分掌政务、军事,并称“二府”。题榜仅
官名。北魏管理包括京都平城在内的代郡事务的最高长官。太武帝延和元年(432)改称万年尹,后复旧。设丞为次官,属官有功曹、主簿、通事及诸曹掾史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。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,
宦官名。北齐置,为长秋寺晋阳宫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
官名。隋朝尚书省工部屯田司长官,置二员,正六品上,寻加为从五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屯田郎。官名。梁、陈及隋初置,掌屯田政令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工部尚书·屯田郎中》。
阴阳学教官名。明清时设于府阴阳学,明制秩从九品,清制未入流。参见“阴阳学”。
武官名。辽置,为殿前都点检的佐官,位在副点检之下。参见“殿前都点检司”。
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民科主管,掌理不服各省高等审判厅判决的上诉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