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诏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传达皇帝诏命,及宣召大臣。地位不高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传达皇帝诏命,及宣召大臣。地位不高。
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。
任官制度。明洪武 (1368—1398) 间定,凡南人任官北方,北官南方。后渐定除学官外,任官不得在本省,无南北之限。
官名。 西周置。 “”即籥。 一说即《周礼》之籥师。
官名。隋文帝始置,为正四品文散官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为从五品。唐沿置,从五品下。北宋初沿唐制,神宗元丰三年 (1080) 废罢文散官,改为新寄禄官,定为从六品,取代旧寄禄官中行郎中。金再置为文散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管与南朝接壤地区少数民族的事务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三品中,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。北齐沿置。从三品。
官名。东汉大将军府属官,掌罪法事。官名,东汉置为将军属吏,掌罪法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将军》。
官名。辽朝设,为北面官东都省长官。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东都省”。
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左六司之一,置卿一人,又有郎中、员外。
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。
1、官名,京城雒阳十二城门的门亭长,属城门校尉,掌守卫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(雒阳)凡十二门。”注:“十二城门,门一亭。”2、州郡府门的门亭长,掌通报、纠察等。下属有门吏、门卒。后世州郡多沿置。《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