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武将军
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五德将军之一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,普通六年 (525) 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五班。陈置为五武将军之一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
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 见“智武将军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五德将军之一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,普通六年 (525) 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五班。陈置为五武将军之一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
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 见“智武将军”。
见“总理衙门章京”。
官名,东汉置,属象林将兵长史,掌领兵。参看“象林将兵长史”条。
官名。① 亦称户关关差。清朝户部榷关之主官。康熙四年 (1665) 裁榷关监督,交地方官委员管理。继复旧制。五十三年 (1714) 后又陆续将部分榷关交地方督抚,驻防将军兼摄。或委道员,或委知府、或委
唐朝尚书、门下、中书、秘书、殿中、内侍六省合称。唐朝指尚书省、门下省、中书省、秘书省、殿中省、内侍省。详各条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君王出入清除道路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条狼氏,下士六人,胥六人,徒六十人”,“掌执鞭以趋辟,王出入,则八人夹道。公则六人,侯伯则四人,子男则二人。凡誓,执鞭以趋于
官署名。明置,隶工部屯田司,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,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掌供皇室诸司柴炭。官署名。明置,属工部。掌工部需用柴炭之事。设大使一人,从九品;副使一人,未入流。
官名。又称“元帅”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中军为全军中枢,设中军将,统帅全军。兼掌国政。上卿爵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 “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, 士燮将上军,栾书将下军,以救鲁
官名,即虎牙都尉官,掌帅兵卫护陵园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乙丑,初置长安、雍二营都尉官。”注:“《汉官仪》曰:京兆虎牙、扶风都尉以凉州近羌,数犯三辅,将兵卫护园陵。扶风都尉居雍县,故俗称雍营焉。《西
官署名。清初“内三院”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将原设翰林院裁撤,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,原内弘文院遂改称“内翰林弘文院”,长官称“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”。十五年,内三院改为内阁。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“内
清朝吏目、巡检、典史之类佐杂官吏班次。详“班”条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