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翼稽察大臣
见“稽察宝坻等处驻防大臣”。
见“稽察宝坻等处驻防大臣”。
即北魏时“中都坐大官”、“内都坐大官”、“外都坐大官”的泛称。
吏员名。宋置,属殿中省尚食局,员额三十人,掌局中杂务。
官名。掌养鸟兽。《诗经·召南·释驺虞》:“于嗟乎驺虞。”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三: “三家(齐、鲁、韩)诗皆以驺虞为天子掌鸟兽官。”官名。周有此官,掌天子的鸟兽。《周礼·春官·钟师》:“凡射,王奏驺
侍御史别称。《通典·职官六》: 侍御史“台内之事悉主之,号为台端。他人称之曰端公。”其知杂事者,又号为杂端。侍御史的别称。《通典·职官六》:“台内之事悉主之,号为台端,他人称之曰端公,其知杂事者谓之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北京军政府时期设置,属农工部,掌管全国水利行政事务。以司长为主官,分科情况不详。
司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三品 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,掌积石州(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)内驻军及吐蕃部族。置达鲁花赤、元帅、同知、知事各一员。
县令的别称。汉制,诸王封国相当郡,侯国相当县,故县令有邑侯之称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监丞”。为清国子监绳愆厅职官。
官名。即“司农卿”。官名。汉有大司农,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司农卿,北齐称司农寺卿,为司农寺的长官,历代沿置。唐制司务寺卿一人,从三品上,总领本寺所属诸监与诸司,监督出纳。明代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