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东阁祭酒

东阁祭酒

官名。①汉朝郡府属吏,地位较尊,不领具体职掌。《后汉书·周磐传》:“太守韩崇召(蔡顺)为东阁祭酒。”②王府、公府、丞相府、将军府僚属。东汉献帝建安元年(196)曹操为司空时置,《三国志·邴原传》引《原别传》:“魏太祖为司空,辟原为东阁祭酒。”晋朝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各置一员,位西阁祭酒下; 杨骏为太傅,增一员; 赵王伦为相国,增为四员; 东晋复为一员,位西阁祭酒上,与主簿、舍人主阁内事。南朝宋沿置,南齐三公、公督府各置一员。北魏置,《魏书·邢昕传》:“萧宝夤以车骑大将军开府讨关中,以子明为东阁祭酒,委以文翰。”北齐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皆置,七品上; 诸开府七品下。隋朝亲王府各置一员,从七品上。唐朝诸王置,各一员,与西阁祭酒掌礼贤良、导宾客,正六品下,高宗永淳(682—683)以后为从七品上。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

官名。1、汉朝郡太守的属吏,无具体职事,备顾问应对,或协办某事。《后汉书·周磐传》:“太守韩崇召(蔡顺)为东閤(阁)祭酒。”

2、东汉末年,王公、丞相、将军府的属吏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邴原传》:“太祖征吴,原从行,卒。”注:“《原别传》曰:魏太祖为司空,辟原署东閤(阁)祭酒。”其后,晋朝诸公及位从公者置东阁祭酒,初一员,后多至四人,与主簿、舍人掌阁内事;有时位在西阁祭酒上,有时位在西阁祭酒下。南朝宋、齐沿置。北魏大将军府置,掌文翰。见《魏书·邢昕传》。北齐三师、三公府置。隋朝亲王府置东、西阁祭酒各一人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下》:“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,置师友各一人……东西閤(阁)祭酒各一人。”唐朝王府东阁祭酒一人。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王府官》:“东西閤(阁)祭酒各一人,从七品上,掌礼贤良、导宾客。”到北宋时,存其官号而很少授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功曹书佐

    官名。即门功曹书佐。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郡长官佐吏,为功曹从事属员,主人事选用。三国蜀州府亦置,职同。晋朝后改为西曹书佐。不开府将军、太子二傅及郡皆置,为功曹史之佐。官名,汉置,为州的佐吏,位在功曹从事下

  • 习驭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殿中省尚乘局置,员额五百人,掌调六闲之马。

  • 殿中右曹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参见“殿中尚书”。

  • 道纪司副都纪

    官名。明、清各府道纪司之副主官。分理诸府之道众,颁发度牒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设,一人,未入流,无俸禄。清顺治 (1644—1661)中沿设,一人,亦未入流。选通晓经义,恪守清规者充任。

  • 行人司左右司副

    官名。为行人司的副长官,见“行人司”。

  • 御营宿卫使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(1161)置,掌皇帝出行宿卫之事。同年罢。

  • 映吴

    西夏语官名。西夏置,职掌不详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记元祐二年(公元1087年)三月,“夏遣大使映吴嵬名谕密、副使广乐毛示聿等诣太皇太后进驼、马以谢奠慰。”映吴为嵬名谕密的官称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三九六

  • 卜士

    官名。卜人中之为士者。春秋鲁国有此官,掌太子出世时抱负之礼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 “九月丁卯,子同生。以大子生之礼举之,接以大牢,卜士负之,士妻食之,公与文姜、宗妇命之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 “国君世子

  • 附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贵人作食人为附真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

  • 太仆卿

    官名。东汉、魏、晋、南朝、北魏常作为“太仆”的尊称。南朝梁正式定为官称,十班,位列十二卿。管理畜牧事务,政令仰承尚书省驾部曹。辖南马牧、左右牧、龙厩、内外厩丞。陈沿置,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齐置为太仆寺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