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林署令丞
官名。隋唐与元为上林署的正副主官,金代地位在上林署提点之下。参见“上林署”。
官名。隋唐与元为上林署的正副主官,金代地位在上林署提点之下。参见“上林署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参谋本部、法制局、币制局、临时稽勋局、修订法律馆及东省特别区域法院,掌调查事宜。国民党政府设于监察使署,员额四至六人。
官署名。南朝陈置。属尚书省吏部三公曹,掌理察冤狱。置令史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,县司马令史的属吏。主书记、会计等事务。参见“司马令史”。
即“伊齐额尔吉爱什拉喇哈番”。官名,这是满语的音译,也译作“一齐额尔机爱惜喇喇哈番”和“伊齐额尔吉爱什拉喇哈番”,汉名为“右参议”。清朝在布政司、通政司设参议,在各部的左右丞下置参议,负责审议有关部务
官名。五代始置。宋初因之。太祖开宝九年 (976),分置南、北作坊使。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,改为东、西作坊使。元丰
选举制度。宋朝贡举科目名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后,改明法科置,只许以前明经和诸科举人不能改试进士科者应试,考律令、《刑统》大义、断案。徽宗时罢。南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)复设,绍兴十六年(114
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置,掌理双单月候选人员投递互结供状,稽察选卷,并请旨缺分及应补人员随时知照军机处,每月出投供堂报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本处成立前其职任本为开设科所
官名。元置,为中尚监的佐官。见“中尚监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漆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内职掌名。隋太卜署所属有相师十人,掌相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