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王庙

龙王庙

①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北龙王庙镇。清咸丰《岫岩志略》卷3:龙王庙在“城南一百六十里”。产煤、金。

②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兴凯湖东、松阿察河口附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松阿察河“河内为龙王庙,宁古塔属地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密山府:“东南龙王庙达俄。”

③即白河街。今河南嵩县南一百一十二里白河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咸丰七年(1857)三月,“复有另股在嵩县属之龙王庙诸处立大旗,持枪炮,嚇索钱财”。


(1)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阜南县南部。龙王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280。相传清光绪年间在此建有龙王庙,后百姓在此兴集,以庙为名。主产小麦、稻、大豆。大棚蔬菜、畜禽养殖发展迅速。有农副产品集散地。202省道经此。(2)在云南省澄江县西南部、抚仙湖北岸。龙街镇广龙办事处驻地。人口470。又称广龙。因有“龙王庙”,故名。旧时称龙王镇。产烤烟、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豆等。有渔业。有制桶、银鱼加工、冷冻等厂及竹器、笠帽等手工业。有公路东接县城,西南接晋思公路。(3)在陕西省城固县东南部。属三合乡。人口 2200。清以龙王庙得名。是附近农贸集市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,并产姜黄、元胡、乌药。汉白公路经此。(2)村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西南部。星耀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90。1935年建龙王庙于此,村以庙名。1948年属宝昌县,1956年划归正镶白旗。产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胡麻等。有铁木加工、淀粉等厂。集通铁路、集多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密如亭

    春秋时鲁密邑。在今山东费县北。《左传》: 闵公二年 (前660),“共仲奔莒……莒人归之,及密”。杜注: “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。”

  • 西洋河

    即古延乡水。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西洋河“在怀安县西北。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,经西阳河堡南五里,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”。

  • 住牧依戎地方夥尔

    又称夥尔益玛。在今西藏巴青县附近益塔,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。

  • 龙庆州

    元延祐三年(1316)升缙山县置,属大都路。州治即今北京市延庆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“(元)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此。”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延庆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废。元延祐三年(1

  • 南成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。武帝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成侯。东汉改为南城县。又作南城侯国。西汉武帝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城节侯,置南成侯国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。东汉国除改置为南城县。

  • 沙浒屯

    即萨尔浒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三十余里大伙房水库东南隅萨尔浒山上。清乾隆《盛京吉林黑龙江标注战迹图》:“萨尔浒城,太祖高皇帝癸未年攻取苏克素护河部之萨尔浒城。”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兴京厅图:西北有

  • 隆兴寺镇

    即今湖北枣阳市西隆兴乡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 《乡镇》: “隆兴寺,在 (枣阳县) 城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北兖州

    ①东晋义熙六年(410)刘裕灭南燕,复兖州旧地,因南方已有兖州,改旧兖州为北兖州。治所在滑台(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、泗流域及鲁西平原,河南滑县、延津、杞县以东地区。南朝宋初

  • 南北寨

    在今山西大宁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大宁县: “南北寨在县南北,去城各一里。元末右丞时公权、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。”

  • 嘎雅河

    亦作十三道噶雅河、嘎牙河、噶哈哩河。即今吉林汪清、图们等市县境之嘎呀河,为图们江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图们江“又北径丰都镇折而东,十三道噶雅河自北来注之。十三道噶雅河,即噶哈哩河也,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