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桑寺镇

龙桑寺镇

民国置,即今山东商河县东北龙桑寺镇。民国《商河县志》卷2:龙桑寺“在城东三十里”。镇因寺名。


在山东省商河县东北部。面积32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桑寺,人口 1000。传新莽末刘秀兵败王莽逃此,在桑树下休息,遭一蝼蛄拱其猛醒,怒拔其头,忽见远方尘土飞扬,王莽兵追近,刘秀乃知蝼蛄救驾之意,随折桑针一根,将其头身相接,蝼蛄复活。后刘秀称帝,封此树为龙桑,封蝼蛄为金头玉蝼蛄,村由此附会龙桑寺。1958年属常庄公社,1965年析设龙桑公社,1984年改龙桑寺镇。产棉花、小麦、玉米等,并产苹果、芝麻、红枣。有刺绣、地毯、五金编制等厂。永莘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妇山

    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梓潼县:“五妇山,驰水所出,南入涪。”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梓潼县“有五妇山,故蜀五丁士所拽蛇崩山处也”。同书《蜀志》:“(秦)惠王知蜀王好色, 许嫁五女于

  • 寺前镇

    亦名寺头镇。北宋置,属澄城县。即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二里寺前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 引《县志》:“寺头镇在县东南四十里,即寺前镇。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,名曰遵义堡。”(1)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。面积

  • 仙岩山

   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仙岩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仙岩山“在县东四十里,当大罗山之阳。山巅有黄帝池,广五百余亩。水分八派,注为溪潭,高下相属,道书以为第二十六福地”。②在今广西武宣县南。《舆地纪

  • 葱聋山

    一名五老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 “葱聋之山,其中多大谷。”

  • 投香浦

    即沉香浦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广州南海县:沉香浦“亦谓之投香浦”。

  • 东都

    ①西周武王都镐,成王时周公营建洛邑,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。因而称镐为西都,雒邑为东都。②新莽以长安为西都,以洛阳为东都。③东汉建都洛阳,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,故名东都。班固有《东都赋》。④隋大业初营

  • 拨浪工

    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北。为川藏驿路要站。清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边孝村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十五里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光启三年(887)五月,“郓、兖、汴三镇之师大破蔡贼于边孝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。唐光启三年(887年),朱全忠以四镇兵,于此攻秦宗权,大破之。

  • 曲邮亭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七里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),黥布反,高祖自将而东,“良疾,强起至曲邮”, 见高祖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卷27昭应县:曲邮亭“张良送汉高祖处也”。

  • 建元县

    南齐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境。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