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:“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。两山夹峙,形势崇绝。”
①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,后为乐平县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。三国魏改属阳平郡。北齐省。②东汉建安中置,属乐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。孝昌二年(526)又改沾
①亦名浣花草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。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。唐乾元三年(760)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,即诗中所云“万里桥西宅,百花潭北庄”。北宋元丰间,在旧址建祠宇,近梵安寺,成为成都
即潜山。今安徽潜山县西北天柱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25怀宁县: “皖山祠在县治西。按 《舆地志》: 皖公山神治西北二十里。云周大夫皖伯之神也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云: 灊县天柱山,南面有祠。” 唐诗人李
又名边吴泊、边河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南、北二边吴村一带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“自边吴淀西望长城口, 尚百余里, 皆山阜高仰,水不能至,契丹骑驰突,得此路足矣。”北宋明道末,引塘水开方田以防辽,“自边
即今吉林九台市西南放牛沟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5吉林府: 西 “一百八十里放牛沟屯”。
即今江苏灌云县北板浦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 板浦镇 “有盐场。为商贾辐辏之所”。1913年于此置灌云县。1948年灌云县徙治大伊镇。在江苏省灌云县北部。面积78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
即怛逻斯城。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十载 (751),高仙芝 “将蕃、汉三万众击大食,深入七百里,至怛罗斯城,与大食遇,相持五日,葛罗禄部众叛,与大食夹攻唐军,仙芝大败。士卒死亡
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博罗县: 泊头墟 “距罗浮山十五里,广、惠二郡舟楫及自陆路而至入罗浮山者,皆毕集于此”。
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霸州 “莫金山” 条: “南山在州东七十里。乔林修竹,周匝十数里,为州之胜。” 后为河水冲毁,成为平陆。②即君山。又名荆南山。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