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丘

黄丘

①在今河北辛集市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巨鹿郡县有 “黄丘”。 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20后赵: 东晋永和七年 (351),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,冉闵遣将 “孙威候琨于黄丘,皆为敌所败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束鹿县: “县有青丘、牛丘、驰丘、灵丘与黄丘,共为五丘。”

②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嘉五年 (311),前赵中山王刘曜与安定太守、平西将军贾疋等 “战于黄丘,曜大败”,即此。


在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七年(351年),冉闵攻围后赵石祗于襄国,石琨自信都往救,冉闵遣将“孙威拒琨于黄丘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底店镇

    清置,即今陕西富平县北五十二里底店乡。

  • 通州里

   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通州镇。元置重州蛮夷长官司。明初改为通州里。清属定番州,于此设大塘州判。1913年析置大塘县。1942年废。明初改重州蛮夷长官司置,即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通州。清废。

  • 迁隆寨

    ①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南宋改为迁隆镇。②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。南宋时置为迁隆镇。

  • 九围

    即九州。《诗经·商颂·长发》:“帝命式于九围。”孔颖达疏:“九围者,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。”元稹《月》诗:“迢递同千里,孤高净九围。”即九州。《诗经·商颂·长发》:“帝命式于九围。”毛传:“九围

  • 安肃州

    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徐州置,治所在安肃县(今河北徐水县)。元不辖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安肃县。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徐州置,治安肃县(今河北徐水县)。属中都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东

  • 崇明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崇明州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在东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)。八年(1375) 改属苏州府。永乐十九年 (1421)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。弘治十年 (1497) 改属太仓州

  • 武盛县

    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于旧分水县地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95分水县: “武盛县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。” 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分水县。②唐长寿二年 (6

  • 威楚路

    蒙古宪宗六年 (1256) 置威楚万户,元至元八年 (1271) 改威楚路,属云南行省。后置威州(即今云南楚雄市) 为路治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及南涧、景东、镇沅、景谷等县地。至元二十一年

  • 流曲镇

    即今陕西富平县北流曲镇。北魏置北地郡于此。《清一统志 ·西安府三》 “美原堡” 条下: “流曲堡,在县北三十里,即故通川城处。” 万历 《富平县志》、雍正 《陕西通志》 均为镇。在陕西省富平县中东部。

  • 下歇武

    清末、民国间由上歇武族分出,驻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