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显
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八年 (576),“周主至高显,遣齐王帅所部先向平阳”。即此。
在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八年 (576),“周主至高显,遣齐王帅所部先向平阳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圣寿堂北置门,门上有玳瑁楼。”
在今福建沙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沙县:百丈漈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悬流百丈,有玉溪水出漈北玉山,下流经此,南入大溪”。
即今四川岷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自华以西,名山七。……渎山,蜀之汶山。” 又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岷山,即渎山也,水曰渎水矣。”
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五十余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),前凉张大豫攻吕光,进逼姑臧,“有众三万,保据杨坞”。即此。胡注:“杨坞在姑臧城西。”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。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年),前
一名云和塘。在今江苏苏州市北齐门外,北至常熟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元和塘水“东通娄江,西通阊门运河”。在江苏省东南部。沟通苏州市与常熟市。本名常熟塘、州塘。唐元和三年(808年)重浚。南起苏州齐门
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八十七里司门前镇。原属邵阳县,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1947年划归隆回县。
一作。殷武丁时方国。周为荀国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。《殷墟书契前编》8·3·8片:“至,我又事”;《殷虚文字乙编》1811片:“至8
即今四川铜梁县东南蒲侣镇。清光绪 《铜梁县志》 卷2: 蒲吕场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梅县东北丙村镇北,石窟河注入梅江口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嘉应州图:州东北石窟溪口有井塘。
一名扬旗山。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 “獭窟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黄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三面环海,卤气吹荡,不生草木。宋时产铁矿,置炉煮炼于此。今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