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岭山

马岭山

①即今江苏东海县西马陵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“马岭山在州西五十里,接山东沂州接界。”

②亦作马领山。在今河南新密市南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“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。水出山下,亦言出颍川阳城山,山在阳城县之东北,盖马领之统目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5河南府密县:马岭山“在县南十五里,洧水所出”。

③一名苏仙山。又名牛皮山、白马岭、龙头岭。在今湖南郴州市东北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“黄溪东有马岭山,高六百余丈,广圆四十许里。汉末,有郡民苏耽,栖游此山。”又引《桂阳列仙传》云:“耽,郴县人。少孤,养母至孝。……后见耽,乘白马,还此山中,百姓为立坛祠, 民安岁登, 民因名为马岭山。”

④又名马度山。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1贵州:马岭山“在州西北七十里。形如马。《南中志》云:峤多虺,其毒杀人,有冷石可以解之,屑着疮内即活。又名马度山”。

⑤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2云安军:马岭山“在县北二十九里。扶嘉所谓三牛对马岭是也”。两山之间之盐井,即云安盐场。

⑥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四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马岭山“延亘二十余里,路径崎岖,纡回盘绕,皆在半山, 日出照耀,行人如在天际”。山下有马岭关,有亭曰息担。

⑦在今陕西华县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西石桥水南出马岭山,积石据其东,丽山距其西,源泉上通,悬流数十,与华岳同体。”

⑧一作马领山。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七十五里,接环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庆阳府一》 引《寰宇记》:“马岭山俗名箭括岭,与青山相连亘。在废马岭县西一里有马岭坂,左右带川,相传汉之牧地也。”


古山名。(1)又称白马岭、龙头岭、牛皮山、苏仙山。在今湖南省郴州市东北,即今苏仙岭。相传有仙人苏耽学道于此。山有白鹿洞、仙人坛。参见“苏仙岭”。(2)又称龙马山、马度山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北。(3)俗名箭括岭。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西。与青山相连亘,有马岭坂,左右带川,相传为汉时牧地。《太平寰宇记》马岭水出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胜寨

    北宋置,在今陕西府谷县北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。

  • 士汉县

    南齐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清流河

    ①在今安徽滁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清流县: “因县东清流水为名。” 有二源,一为二道河,源于来安县龙王山; 一为小沙河,源于定远县岱山。在沙河集汇合后东南流,于来安县汊河集东汇入滁河。②古名

  • 居茹川

   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北之柴集河 (沙珠玉河)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观九年 (635),“将军执失思力败吐谷浑于居茹川”。

  • 义渠

    春秋战国时西戎国。在今甘肃西峰市境。《史记·秦本记》:厉共公三十三年(前444),“伐义渠,虏其王”。古国名。春秋西戎建,在今甘肃省庆阳市西南。战国秦置县。

  • 开巴郡

    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宣汉县(今四川达川市)。西魏时治所改名石城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、达县二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年)置,治石城县(今达州市)。辖

  • 驼涧

    又名駞涧、驰涧。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十六里戴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: 驼涧 “涧水出駞山,因名”。《梁书·陈庆之传》: 大通元年 (527),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援救涡阳,“前军至驼

  • 牛头寺

    ①亦名长乐寺。后名永福寺。在今四川三台县西门外半里牛头山下。唐杜甫有《上牛头寺》、《望牛头寺》诗。②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二十里樊川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四》:唐贞元六年建,内有四季柏,形如张盖,四时皆花”

  • 郿州

    ①唐渤海国置,属安远府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兴凯湖东岸龙王庙附近。辖境相当今兴凯湖东岸一带。辽废。②蒙古升郿县置,属奉元路。治所即今陕西郿县。至元元年 (1264) 复改郿县。渤海国置,治今黑龙

  • 洧川县

    金兴定二年(1218) 置,属开封府。治所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十里铺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移治今尉氏县西南洧川镇,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54年撤销,并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