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厂镇

马厂镇

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四十六里马厂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沭阳县东南有“马厂”。


(1)在河北省青县北部。面积1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姚庄,人口1880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姚姓建村,故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9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有制砖、五金、针织、橡胶等厂。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、104国道经此。(2)在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北部。面积43平方千米。人口6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厂村,人口3.8万。1949年为潞城县第五区。1954年为马厂乡,1958年为马厂公社。1976年属长治市郊区。1984年复乡,2000年置镇。建材业、永磁材料业、水暖器材业发达。太焦、邯长铁路及榆长公路经此。有神农庙、崇教寺等古建筑。(3)在江苏省沭阳县东南部,北临柴南河。面积84平方千米。人口6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厂,人口 6300。传元为牧马场,故称马场,后书作马厂。1949年为马厂区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复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五金、印刷、服装、柴油机等厂。沭涟公路经此。(4)在安徽省全椒县中西部、马厂河东岸。面积89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厂,人口1.7万。因处龙山与虎山两山之间的道口,得名破山口,为牧马场地,改今名。1958年成立马厂公社,1983年改设马厂乡,1985年撤乡置镇。1992年黄庵乡并入。主产稻、小麦、玉米等。有轮窑、农机修配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产滁菊、桔梗等药材。有铜、金、大理石等矿。为县西北山区农林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南通二郎口接合宁公路。(5)在河南省太康县东南部、涡河南岸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7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厂,人口3210。原称白秋集,明代称驿马场,后演为马厂。1956年设马厂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7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特产“马厂鸭蛋”。黄牛饲养、制作鞭炮、家庭编织等业较盛。有锅炉、塑料制品、农机修配、制砖、印刷等厂。公路接311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怀溪水

   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之绥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梧州府怀集县:怀溪水“在城西南。亦名南溪水。源出齐岳山,南流而东,折合桃花水,经广东四会县界,下流入海”。

  • 沙镇

   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置,治所在蒲子城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、孝义、灵石、蒲县、乡宁、岚县、五寨等县以西地。孝昌时移治西河县(今山西汾阳县)。北齐改南朔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)又以浩州

  • 龚滩镇

   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。清同治 《酉阳直隶州志》 卷4: 龚滩镇,“ 《州志》: 州西南一百八十里,水德江经其前,濯水河绕其左,四面阻山,滩声如吼,黔蜀要路”。雍正十三年 (1735)

  • 鄢王寨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万载县: 鄢王寨 “在县西汤周山下。宋靖康中寇乱,邑人鄢王者率乡民立寨御之,故址犹存”。

  • 葭萌县

    ①亦作葭明县。战国末秦于葭萌城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 “卓氏见虏略,独夫妻推辇,行诣迁处。诸迁虏少有余财,争与吏,求近处,处葭萌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广汉郡。东汉建

  • 牛角坡

    又名牛坡山。在今湖南黔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“卧龙岩”条下:“牛角坡在县(治今黔城镇)西十里。坡连环如牛角。路通沅州。”

  • 伯阳堡

    又作伯阳谷。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。《晋书·乞伏乾归载记》:东晋义熙七年(411),“又攻克(姚)兴别将姚龙于伯阳堡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(伯阳谷)水出刑马之山伯阳谷。”北魏置伯阳县。即今甘肃

  • 斗门墟

    即今广东斗门县(井岸镇)西北斗门镇。清设黄梁都司驻此。

  • 红崖河

    即今陕西凤县(双石铺)东小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凤县:红崖河在“县(今凤州镇)西四十五里。出县西北山谷中,历两当县界流入嘉陵江”。

  • 竹寨山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“崇山”条下:“又竹寨山, 亦在所(今吉首市)西。山高多竹,蛮僚尝结二寨于山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