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林寺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北二里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4引 《盘山志》: 香林寺 “翁同、鹅泉流峙左右,蓟亭之胜概也”。又引明冯有经 《重修香林寺碑略》称: 香林寺 “创自汉,缮于唐,迨明正统尝葺治焉”。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隅太平门内。始建于南朝梁,旧址在今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始迁入南京城内,取名兴善寺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康熙帝南巡,改名香林寺。
③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临安府》: 香林寺 “元时建。为郡中名胜”。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北二里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4引 《盘山志》: 香林寺 “翁同、鹅泉流峙左右,蓟亭之胜概也”。又引明冯有经 《重修香林寺碑略》称: 香林寺 “创自汉,缮于唐,迨明正统尝葺治焉”。
②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隅太平门内。始建于南朝梁,旧址在今江宁县东南湖熟镇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始迁入南京城内,取名兴善寺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康熙帝南巡,改名香林寺。
③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临安府》: 香林寺 “元时建。为郡中名胜”。
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四十里。唐杜甫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之十三有“近接西南境,长怀十九泉”句。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崖州:回风岭“在崖州(治今崖城镇)东一百二十里。以飓风不过此岭而名”。
一名楚旺镇。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。明嘉靖 《内黄县志》 卷1 《乡镇》: “楚王镇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”
在今福建连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连江县:龙漈山“在县治北。县之主山也。冈峦如龙,漈水夹涧而下。有潭曰五峰潭。山北五里曰湖山,高秀出诸峰之上”。
清末分隆坝二族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南吉曲北。
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: 顾浦 “自嘉定县引吴淞江水北入吉泾,又东北而折戚虞泾,东曰南盐铁塘,西曰张泾、横沥,并北注于娄江”。
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五十里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上: “壬辰早发苏稽, 午过符文镇。 两镇市井繁类壮县。符文出布,村妇聚观于道。皆行而绩麻,无索手者。”
①在今江西萍乡市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萍乡县: 楚山“在县北九十里,或云楚昭王曾经此”。②即望楚山。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。③即商山。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。《水经· 丹水注》: 楚水 “源出上
①唐景龙二年 (708) 置,隶朔方军总管(后置朔方节度使)。治所在东受降城 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)。天宝四年 (745) 移治单于大都护府所在之古盛乐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,置金河县为理
元初分无棣县置,属沧州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。后并入乐陵县。寻复置。明永乐初避讳,改名庆云县。古县名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割棣州无棣县之半另置无棣县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东南五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