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海县

静海县

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置,为通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北宋天圣元年 (1023) 为崇州治。明道二年 (1033) 复为通州治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为通州路治,后复为通州治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明洪武初改靖海县置,属清州。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。洪武八年 (1375) 改属北平府,十五年(1382) 改属河间府。清属天津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年)改静海都镇制置院置,治今江苏省南通市。为崇州治,旋为通州治所。明洪武初废入通州。(2)今县名。在天津市西南部,西、北接河北省。面积1452平方千米。人口51.5万。辖12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静海镇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以窝子口置靖海县,地濒海,故名。元并入会川县,寻复置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“靖”为“静”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属天津州,九年属天津府。1913年裁府属直隶省,1928年属河北省。1948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,1958年属天津市。1961年属河北省天津地区,1973年复属天津市。地处海河平原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境内多洼碱地,现已进行改造,辟有独流、马厂等减河。盛产小麦、玉米、高粱,特产金丝小枣、青麻叶大白菜。工业有化学、纺织、服装、建材、机械等。京沪铁路南北贯通并设静海、独流等站,104国道和静文、静王、陈大等公路经此。有汉代东平舒遗址、团白洼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朗溪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。自会同县流入县界,在托口入沅水。《元和志》卷30朗溪县: “在朗溪之侧,因为名。”

  • 金粟泉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 “双泉” 条: “一即金粟泉,又名浮粟井,在 (琼山) 县东北里许。”

  • 挹娄县

    即楼县。 治所在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。

  • 通义郡

    ①北周置,属旭州。治所在金城县 (今甘肃碌曲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眉州置,治所在通义县(今四川眉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、彭山、丹棱、洪雅、青神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

  • 定远所

    ①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 置定远千户所,属楚雄卫。治所即今云南牟定县。清康熙七年(1668) 废。②即定南所。明崇祯三年 (1630) 置,属镇西卫。治所即今贵州普定县。

  • 海昌郡

   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(439) 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宁化县 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、信宜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南朝宋元嘉十六年(439年)置,治宁化(今广东高州市东

  • 黄土塘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五十里东清河畔黄土塘村。明弘治 《无锡县志》 卷2: “东: 六十都有黄土。”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东北有 “黄土塘镇”。

  • 定晋岩禅果寺

    即禅果寺。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北活水乡寺沟村东。

  • 舰长暗沙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舰长礁,位于半月礁东北23海里。为一长3.3公里、宽约1.8公里的礁平台。有若干礁石露出,西北角有礁石出水达1.2米。中国渔民向称石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无劳加比丹礁。194

  • 黄沙村

    即今广东陆丰县北大安镇。清雍正七年(1729) 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陆丰市北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黄沙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