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孤山
一名寡孤山。在今四川沐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沐川长官司: 青孤山在 “司东十里。山多林木,望之郁然,突出群山之上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青孤山 “在屏山县西北沐川长官司东三里。其山孤立秀出众山之表,望之郁然。一名寡孤山”。
一名寡孤山。在今四川沐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沐川长官司: 青孤山在 “司东十里。山多林木,望之郁然,突出群山之上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青孤山 “在屏山县西北沐川长官司东三里。其山孤立秀出众山之表,望之郁然。一名寡孤山”。
即今山东文登市南宋村镇。清光绪《文登县志》卷3《坊市》:“西南三十里曰宋村集。”
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高陂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埔县:“西南有乌槎巡检司,后迁高陂。”
①即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。后迁今乌兰浩特市。②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。清雍正九年(1731)置,驻地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新街镇。民国间属绥远省。
北魏神䴥元年 (428) 置,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。太平真君二年 (441) 降为禽昌县。北魏神䴥元年(428年)置,治今山西省临汾市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,故名。辖境相当
金置,属曲沃县。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九里。
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。明嘉靖 《赣州府志》 卷5: 雩都县有银坑隘。清同治 《雩都县志》 卷6: 银坑隘 “在县东北安富里。 明弘治间张设”。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胜利县后徙
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南。即汉、魏隃麋县治。西晋永嘉六年 (312) 南安赤亭羌姚弋仲东徙榆眉,即此。
清置,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南十五里邓井关镇。自流井、贡井盐舟出关,在此查验,为富顺水陆通衢,濒溪市聚之冠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二》:邓井关“在富顺县南十五里。本朝乾隆二十三年设县丞驻此”。
即武州塞。在今山西左云县至大同市以西一带。见“武州塞”。
即长丰泊。在今河南浚县西二十里。《宋史· 河渠志一》: 李垂上 《导河形胜书》 曰,“其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,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,引河水正北稍东十里,破伯禹古堤,径马家陂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