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隆安县

隆安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高安县置,属爱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。大业初属九真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安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爱州,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崇安县。

②明嘉靖七年 (1528) 析宣化县置,属南宁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隆安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隆安县,取 “安宁之义也”。民国初属广西南宁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高安县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,属九真郡。唐开元元年(713年)改名崇安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、右江下游。属南宁市。面积2264平方千米。人口36.9万,96.4%壮族。辖6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厢镇。取“兴隆发达、长治久安”意名县。《郡县释名》:隆安“取隆昌安宁之义”。隋为宣化县地,唐乾元后分置思笼县,属邕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思笼县入武缘、如和二县。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置隆安县,治今址,属南宁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属邕南道,1914年属南宁道。1926年属广西省。1949年属武鸣专区,1951年属崇左专区,1952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崇左专区。1953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区直属县,1956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属单位。1957年属邕宁专区。1958年撤隆安县并入武鸣县,称武隆县。1959年复置隆安县,属南宁专区,1971年属南宁地区,2002年属南宁市。地处右江谷地两侧,地势东、西两面高,向中部右江河谷倾斜。地形以喀斯特石山为主,谷地次之。右江、驮玉河、武鸣河、龙翔河等流经境内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木薯、甘蔗、大豆为主。盛产板栗、荔枝,有“板栗之乡”美称。矿产有煤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锑、金、银、白云石等。工业有制糖、水泥、淀粉、食品等。南昆铁路过境,有公路通天等、平果、扶绥、武鸣,324国道经此。右江航道通平果、南宁。名胜古迹有龙虎山风景区、榜山文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隐山

   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大隐镇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5:大隐山,“夏侯曾先《地志》云: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,乃谢康乐炼药之所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大隐山,“晋虞喜三召不就,遁迹此山,因以为名”

  • 哈拉苏

   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北哈拉苏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布西直隶厅有 “哈拉苏” 等车站。“哈拉苏” 为蒙古语 “哈拉乌苏” 的音转,意为 “黑水”。

  • 新安店

    即今河南确山县南新安店镇。民国 《确山县志》 卷1: “清顺治三年新编乡” 中,“有集曰新安店,有火车站,在邑正南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砻丛山

    即嵸山。 简称丛山。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绩溪县: 砻丛山 “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其山四合交凑,中有大路,向宣州宁国县,路又二郡分界焉”。

  • 富林洞

   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勤州: “开元十八年平春、泷等州,首领陈行范余党保铜陵北山,广州都督耿仁忠奏复置州,治富林洞,因以为县。”

  • 富尔间河

    亦作富儿见河。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阿凌达河。为松花江支流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松花江 “西有富儿见河,自西北来注之”。

  • 磁窑山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东磁窑堡镇附近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 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: 磁窑山在 “州东北六十里。为陶冶之所”。

  • 双阙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》:万历四十一年(1613)四月初七日,“下视峭削环转,一如桃源,而翠壁万丈过之,峰头中断,即为双阙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“天台山”条下:“(

  • 回乐县

    北魏置,为灵州普乐郡治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隋为灵武郡治。唐为灵州治。宋入西夏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。属普乐郡。隋、唐为灵州、灵武郡治。北宋咸平五年(1002年)废。

  • 岔溪

   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沿河乡(岔溪河场)。《明史·张令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二月,“大败(张献忠义军)玛瑙山,走岔溪,千江河,令复与副将方国安大破之”。即此。